2)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象现_嫡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没人敢反对江成海的奏言了。善言相奏是没有多少用的,只有让他们感知到亡国的恐惧,他们才会噤声,才会赞同江成海的意见。

  若论得失算计之精,估计大永最出色的商人,都比不上这些宣政殿上的官员。

  也幸得如此,没有这些官员的搅局,江成海的奏言就会少了很多阻滞,现在只等皇上的旨意就可以了。

  卞之和站在朝臣中,也没有出言反对沈华善和江成海的奏言,只是沉默着。他倒是很想出列反对,可是想到早前沈华善的手段,又想到景兴帝如今对他颇有微词,就算反对了也没有多少作用。

  想了想,还是按照父亲所说的那样,低调收敛才是卞家最合适的做法,且让沈华善折腾去吧,他还是翘起手在一旁看着就好了。

  景兴帝端坐在銮椅上,心中有些诧异。根据他以往视朝的经验,但凡有朝官奏言行某一事,必定有其余朝官出言反对的。可是这一次,在江成海、沈华善奏言之后,竟然没有朝官出来反对。

  尤其是江成海两人提议的是缩减大采选、推迟大采选,这应该和官员们密切相关的,原先景兴帝以为一定会有不少朝官反对的,可是宣政殿上是一片平静。他们都赞同江成海和沈华善的话语?

  景兴帝乍听到江成海奏言的时候,心中是极为不悦的。大采选的旨意已下。这是他在位期间的第一次大采选,攸关的,还是大永皇嗣的问题,怎么可以缩减或延迟呢?

  但是大旱灾,也不得不重视,若是大永境内有大饥荒,定会影响到大永的稳定。景兴帝想到了西燕皇帝和曼山将领的开战,似乎原因,就是早几年曼山一带出了大饥荒。

  而且朝臣难得意见一致,似乎都认为河内道的大旱灾比大采选更重要。想到这种种情况,景兴帝心中的不悦,就压了下去。他视朝也有一年多了,知道朝臣们意见一致,这当中必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因由,看来还是要谋定才能动。

  关于大安末年的旱灾,景兴帝并不知道,朝臣们感受到的亡国恐惧,他并没有感受到,自然想的,并没有那么深入。大采选,是他想要如常继续进行的,大旱灾,一时间,他也定不了主意,只下令先行退朝,此事容后再说。

  这个结果,在沈华善意料之中,他也笃定,下一次早朝之时,景兴帝就会准江成海所奏。

  紫宸殿内,景兴帝想起早朝的事情,心中隐隐的不悦又冒了出来。他想不明白朝臣为什么会意见一致,但这个问题,作为帝王,他也不可能召来朝臣来询问原因。

  这个时候,景兴帝想到了沈华善说的大安旱灾。

  “唐密,大安末年的大旱灾,你是否知道?”景兴帝看着一旁服侍的唐密,这样问道。

  “回皇上的话语,奴才并不晓得这个大旱灾的事。但是大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