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改革官制(感谢大家)_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渠梁和卫鞅对梁元的才干和见识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们微笑着示意梁元,继续说下去。

  其实三人已是兴致勃勃说了快一整天了。

  但他们并不觉得疲惫,数次将送饭食进来的内侍打发出去。

  “等等!”

  嬴渠梁这时见窗外天色漆黑,示意梁元稍等,命人送来一些糕点和三杯茶水。

  并亲手将一杯茶水送到梁元的面前:“爱卿先吃点东西解解乏再说吧。”

  三人于是先把肚子填了个半饱,又开始接着刚才的话题。

  梁元迎着嬴渠梁和卫鞅热烈的目光缓缓说道:

  “如今大争之世,若想要在诸国之中脱颖而出,便必须将农事和军事的力量发挥到最强。

  但如何才能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最强呢?为此,我秦国需要一套严密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官僚制度。

  前面两轮变法已经将法律制度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咱秦国便到了必须构建一套高效的官僚制度的时候了。

  这便是我本轮变法第三个方面内容的主题,改革官制,加强朝廷集权。”

  嬴渠梁和卫鞅听得不断点头。

  嬴渠梁不禁说道:

  “对于官僚制度的问题,我是深有体会,现在的官僚体制充斥着各立山头的世族,重叠交叉的机构,权责不明的官职,还有其他诸多的问题,我一直深以为苦,你赶紧说说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梁元微笑道:

  “可在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所有官职按才授用,不得世袭。

  中央和地方官员每年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备任用。

  为免上下相欺,推荐名单一式两份,一份直呈国君,一份呈递三公。”

  梁元随即用这个时代的语言,为他们解释何为三公九卿制。

  自己考虑到此时的实际情况和封建社会的得失,决定官制改革仿照后世秦始皇订立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与强汉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自己可不能不用。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的权责分别为:

  丞相,地位仅次于君主的最高官职,辅佐君主处理全国所有事务,是君主的首席助手,开府治事。

  太尉,地位次于丞相,协助君主处理军事,管理和调动全国军队,不包括郎官,调兵五百人以上需要另外获得君主的诏书和虎符,开府治事。

  御史大夫,地位次于丞相和太尉,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监督新法执行,开府治事。

  三公之间有地位的差别,有权责的相互配合,但若没有君主特别规定,三者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君主。

  丞相之下设置九卿协助,也即是九个助手辅佐丞相管理各项具体事务。

  九卿,地位次于三公,各管一摊,设置官署而不开府。

  九卿中的卫尉同时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