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风云变幻,目不暇接_马前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疏竣好的河道源源不绝地抵达江南四郡之后,当一袋一袋的粮食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被从船上卸下来,当一个个的粮店重新开张,并且将粮价稳定在了粮荒爆发之前的水平的时候,本来混乱的局势,一下子便平静了下来。

  船来的时候带来的是一船船的粮食,船走的时候,带走的是一船船的丝绸,江南无数的织布厂,缫丝厂重新开业,那些拿起棍棒刀叉为吃饱肚皮而发动暴乱的人,丢掉了手里的武器,重新走回了厂房,开始用自己的技术,劳力来换取一张张的明钞,然后用这些明钞去粮店换来粮食。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一口安稳的饭吃,谁愿意去干将脑袋挎在裤腰带上的活计呢?

  当然,也还有不少心怀异志的枭雄们,在江南大乱的时候,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竖起大棋,揭竿而起,想要趁机做一番事业,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真正起步,便如同冬日里的积雪遇到了太阳一船,瞬间便融化得一干二净。那一船船送来的粮食和一船船运走的丝绸,将他们干大事的基础给彻底地拱塌了。这个时候,见机得快的,赶紧撕了旗子,遣散部众,自己也重新低眉顺眼地去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人,那些不知机的还想蹦哒几下体现一下自己存在的,在进入江南的水师陆战队的迅猛攻击之下,不管你是占山的猛虎还是盘踞河湖的蛟龙,统统被割下了脑袋,成了警示世人的标志物。

  江南平静了。

  但这份平静却不属于楚国。

  他重新开始创造财富。

  但他创造的财富与楚国朝廷再也没有了任何关系。

  江南四郡现在虽然还没有挂上大明的日月旗,但在这里飘扬了百余年之久的火凤旗,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萧瑟地落下了最后的帷幕。

  四郡之内,不论是官员也好,还是士绅也罢,不论是被迫也好,还是欣然也罢,都认清楚了一个现实,楚国朝廷现在根本就顾不上他们,明国人已经变成了这个地方的真正主宰,东部六郡事实上的最高头头曾琳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连曾琳这样的大楚巨头,都已经投降了明国,那他们随势而动,又算得了什么呢,就算后世史书会口诛笔伐,想来也是曾琳会被大书特书,而他们,最后也只是略略一笔带过,兴许,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刚刚经历的数月的动乱,着实让江南这个承平太久的地方经历了太多的苦痛。愈是太平得越久的人,就越不愿意再经历战争的痛苦。见一叶而知秋,东部六郡的人们这些年来的痛苦挣扎,他们一桩桩,一件件都看在眼里,他们不想自己也把这些痛苦来逐一体会一番。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江南四郡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是如何真切地描绘出了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