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章 回慈溪,托林如海帮香菱寻亲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带着去盐场实地查看。

  鸣鹤的盐,产于海。

  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

  煎盐用灶,灶用泥筑,旁通风洞,无烟囱。

  灶舍木架土墙,屋顶盖槁草,前开火门,不开窗户。

  耗一斤柴火,只能产出一斤盐。

  每灶有灶丁五六人,工役六七人。

  不少灶丁,如鸡鸭被煮一样。

  有的在十五六岁时,便被烟火薰得双眼失明。

  盐业生产需要好几户人协作,聚团生产,称之为“聚团公煎法”。

  贾芸一行人来到盐场,放眼望去,远处草荡茫茫,近处灶烟袅袅,灶丁们刮泥吸卤,伛偻如啄。

  看着那些盐丁,贾芸小声嘀咕道:“盐丁是真的苦!”

  旁边的林如海颔首道:“制盐之苦,不仅在于劳作的繁重,还有苛政之累,官府对盐民的横征暴敛。”

  “呵,大人,咱们这些人就代表官府。”贾芸干笑道。

  林如海摇摇头,叹息一声,默然不语。

  贾芸看了他一眼,也不啃声了。

  鸣鹤盐场盐丁的生活状况,不只是大周所有盐场盐丁的缩影,甚至也是整个大周底层百姓生活的缩影。

  对于眼前这些盐丁,贾芸其实有的是方法让他们过上好生活,比如改进制盐手段,提高盐丁的工作效率,增加他们的收入等。

  贾芸前世作为厨师,对天南地北,包括国外的许多食盐,都仔细了解过,不但知道哪儿的盐好吃,还知道怎么提高制盐效率、产量和质量。

  甚至于,他对古代的盐政也是有过相当深入的了解。

  他在县衙看过邸报和一些资料后,结合实际,对于眼下大周盐政所面临的问题洞若观火,知道改革的方向。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贾芸管不到盐场,他暂时也不想通过贩卖食盐赚钱,所以,没有利益收获,哪怕是眼前这些盐丁确实可怜,他也不会开口瞎掺和事。

  至于作扬州巡盐御史的林如海,他是肯定想为新皇帝搂银子的,但也只是搂银子罢了。

  眼下他权利虽大,却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他连自己那摊子都还没收拾妥当。

  盐场中。

  一群养尊处优的人四处乱窜,东一眼,西一眼。

  几个高官不时叹天叹地,睁睛说瞎话,要提搞盐丁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还说要改革盐政,增加国库赋税,打击贩卖私盐团伙……

  完事后,还是温君寿要点脸面,提出抚恤灶民,每丁发放一两银子过冬。

  中午,吃过一顿奢侈的午餐后,温君寿就离开慈溪了。

  离开前,他得知贾芸准备组建巡捕营,特别叮嘱贾芸一定要认真的练出一支精兵,到时候说不定用的上。

  看得出来,这次温君寿确实被海盗吓的够呛,估计连请求朝廷大力剿灭海盗的奏章早就送出去了。

  从鸣鹤回到慈溪城,贾芸没回县衙,直接带着林如海回了宅院。

  媚人和丽人一听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