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地理分布 (5)_物种起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间热带低地所无的属。

  这些简单的说明只对植物适用;不过在陆栖动物那儿,也能列举一些相似的事实。海栖动物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我能援引最高权威代拿教授的一段阐述作为例子,他说“在地球上新西兰与大不列颠正位处相反的位置,可是这两个地方的甲壳类的极其相似,甚于世界的一切其他部分,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惊叹的事实”。理查森爵士同样说,在新西兰,塔斯马尼亚等一些海岸,重新出现了北方的鱼。胡克博士告诉我说,新西兰与欧洲有二十五个藻类是共通的物种,可是它们都没有在中间的热带海中出现。

  依照上述事实--也就是在横穿全部赤道非洲的高地上,顺着印度半岛直至锡兰与马来群岛,以及在并没有这样显著地横穿热带南美洲的广阔地面上,都存在温带类型,基本上能够确定:在曾经的某一时期,毋庸置疑是在最严酷的冰期,这些大陆的赤道区域的各个低地曾借助了相当数量的温带类型,在这时期,海平面上赤道地带的气候几乎与现在同纬度的五千英尺至六千英尺高处的气候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最冷的时代,混生的热带植被和温带植被一定被赤道区域的低地遮盖,正如胡克所叙述的在喜马拉雅山高四千英尺至五千英尺的低坡上繁生的植物这般,不过温带类型可能占有较大的优势。而且,曼先生在几内亚湾中的费尔安多波的多山岛上,观察到在约五千英尺的高处有温带欧洲的类型开始出现。在巴拿马的山上,只在二千英尺的高处西曼博士就找到与墨西哥植被一样的植披,他觉得,“热带类型与温带类型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克罗尔先生所下的结论--北半球在大冰期遭遇极端寒冷之时,南半球事实上要暖于平时;这一结论能否对于目前明显无法解释的两半球的温带地区与热带山岳上的诸生物的分布,给予什么明了的解释。假如用年代来计算,冰期必定是极其漫长的;倘若我们记得某些归化的植物与动物在数世纪内曾扩散到多么广阔的地带,则,此时期对于不论什么数量的迁徙将是十分足够的。当寒冷一点点增强的时候,我们就明白北极类型便侵入了温带地方;而且依照刚才列举的事实,几种较强壮的、优势的、分布最广的温带类型势必会入侵赤道地带的低地。

  这类炎热的低地生物同时会迁移至南方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因为在此时期南半球是相对温热的。当冰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由于两半球逐步恢复了以往的温度,因而在赤道下的低地生活的北温带类型又被驱逐到以前的生长地,或被消灭,而替代它们的是从南方回来的赤道地带类型。可是,某些北温带类型基本上一定会登上所有邻近的高地,倘若此地高度足够,它们就如同欧洲山岳上的北极类型一样的长期地在那里生存。即使气候不完全适合于它们,它们也将会生存,因为温度的变化肯定是十分缓慢的,而植物又具有一定的驯化能力,它们把抵抗寒冬烈暑的多种的能力传递给后代的事实证明了此点。

  依照事情的常规进行,当轮到南半球遭受冰期的严酷时,北半球似乎会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