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二章 我要弹劾赵国公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放一边,现在重要的事情就是培植自己的实力。到了美洲以后没有一支自己的能碾压性的武装力量那就是送人头给对方啊。海边的那些土人已经知道了唐军的厉害,但是大陆上不知道还有多少个部落,就要这么一个个的杀过去,没有个几十年估计都没有结果。

  所以说一个文明的开拓史,就是对另一个文明的屠杀。不管历史上讲的多好听,什么民族大融合,背后全是一个个部落或者民族的血泪史。

  自己的舰队上虽然有炮,但是还没有做到小型化,所以还是要以骑兵为主,戴着钢甲,用火器为自己打出一个生存的地方。

  所有招募的人手全部送到海外岛上去培训,一是解决他们晕船的问题,二是加强他们的纪律性,可以想象在遥远的美洲,大家要跟那么多的土人作战,没有一个纪律严明的团队那是不可能战胜的。

  这些事情辛亏有李东升家里的生意做掩护,大家也不会想到太多,但是已经有县里发现自己的丁口在减少,害的席君买他们只能从海边的渔民哪里招募。

  这几天的长安风云变幻,所有人都是议论纷纷。所以到了朝会的时候,大臣们也是保持着沉默是金的原则,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成了炮灰。

  又是平淡的一个朝会,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现在朝会已经变成了一个仪式,真正的处理问题都是在政事堂。

  就在小太监喊出:“有本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准备回衙门去办公了。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了出来:“启禀陛下,微臣弹劾赵国公长孙无忌擅权欺君,为人更是无耻!请陛下将他绳之以法,以正朝纲!”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登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伸头去看看是那个愣头青会这么直接,难道不要自己的前途了?

  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李治此时心情大好,不枉费朕的一番苦心。报纸上登了这么多天,据百骑传回来的消息,民间已经是议论纷纷,大家都群情激奋,为自己鸣不平。

  但是朝堂上却像没事人一样,一点声响都没有。李治在郁闷的同时也产生了很深的警惕,这个现象充分的说明现在长孙无忌的势力有多大。

  李治抬头一看,一个年青的官员跪在哪里,原来是房遗直。大家一看是房遗直都点点头,是他就不奇怪了,因为他是出了名的直性子或者说是脑子整,俗称“一根筋”,只要他看不顺眼肯定是要说出来的。

  不过长孙无忌毕竟是自己的舅舅,总要装模作样的维护一下:“赵国公怎么会是你说的那样,房爱卿不可信口开河。”。

  说完这个话,他对一直无动于衷的长孙无忌心里很不满,不管你有没有罪名,但是为了表示谦虚或者避嫌,总要表面上认错,然后要辞职以示自己的清白。长孙无忌现在竟然一点不动,分明是根本不这个弹劾放在眼里。

  虽然对他有意见,但是不可能跟他翻脸,只能也长孙无忌的脸面,对房遗直也是轻声诉说,并未大声斥责说他这个弹劾是无稽之谈。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