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4章 陛下是不是搞错了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安排,我带你去。”

  走过两个院子,小吏道:“这里就是尚书大人办公的地方,我级别低是进不去的,你自己去吧。”说完也不等李东升说声谢谢就一溜烟的跑了。

  李东升通报了以后,很快就进去了,现在的兵部尚书是侯君集,也是一位名将,虽然结局不太好。进去以后一个四十多的人在案几后面办公,一张长脸又黑又大,就在哪里看文件也不说话,李东升知道这是官员们正常的姿态,就是先晾你一会,暗中观察你的性格。他心道这么老套的东西都用了好多年,就不能换个花样?

  等了一会,他放下手中的案卷笑道:“东升贤弟,你是将门之后,现在终于到了我们这里,哈哈,大家都是很欣慰啊。”

  一声贤弟叫的李东升毛骨悚然,赶紧道:“不敢尚书大人如此称呼。”

  “怎么当不起,卫公是我的老师,当然我们就平辈称呼了。你坐,来人啊,上茶!”

  等李东升坐下后,侯君集又问了李靖的身体起居情况,才慢悠悠的道:“你对这个火器营是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想法啊?候尚书,接到这个圣旨我也是懵了,你知道我是文官,突然让我做火器营的主官,这个不合适吧?军队是要打仗的,我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去指挥别人,不是拿人家性命开玩笑嘛!还请尚书大人回复陛下,这个事情我真干不了。”

  侯君集笑道:“你是将门之后,怎么能说不懂打仗呢?定襄一战你不是也参加了嘛,还出了好多的主意,为主官者只要考虑怎么打赢就是了,具体的行军、后勤、操练什么的自然有人负责。陛下钦点你为这个主官,肯定是有他的考虑,我们就执行好了,你这个营具体什么编制我也不懂,先给你三千人,你自己去右武卫大营里去挑吧!”

  带着一腔郁闷,李东升告别了侯君集,带着兵部的任命文书,直奔右武卫而去。

  唐朝军队的基础就是名扬天下的府兵制。这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便是轮番参与京畿的戍卫任务。

  但是,“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

  番上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战时指挥权,在皇帝选派的元帅手中。

  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

  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但值得强调的是,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这个指挥官的名称就是某某道行军大总管,当然到唐朝中后期的时候,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就不存在了,现在还是唐军最能打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