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前朝惨事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一问,下面人就知道李东升不好糊弄,做起事情也认真了很多。

  李东升忙完了衙门里的事情,就想再下乡去看看,因为莱州是在山东半岛,既然来了就想去海边看看。一是勘察地形,二是既然在海边,那是不是可以发展一下盐业,中国历朝历代的大富翁很多都是盐商。自己有后世的嗮盐法,那不是随随便便就造就几个大富翁出来。不过肯定掖县县衙肯定是要有股份的,最少也要把官员给富起来,不然他们看到吃不到,就会千方百计的给你捣乱。

  一个普通的渔村今天突然沸腾了起来,竟然有县太爷要过来看看。太稀罕了,几十年了也没有见过有官员过来,土匪跟败兵来的不少。

  李东升一行走进村子的时候,发现村子里根本没有几个人,本来他以为都出海捕鱼去了,后来想想不对,这个时候天冷也没有鱼,然后村子里的破船有很多,都搁浅在岸上,也没有想象中的渔网什么的。

  “小人刘洋,拜见大人。”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人过来给李东升见礼,后面跟了几个老弱病残,看到他们要跪,李东升都不忍心,连忙道:“不用多礼,我就是来看看。”

  别人可不管这个,礼多人不怪,不要县太爷只是客气下,你真不跪那就玩大了。

  李东升就在刘洋的陪同下在村子里转转,发现村子里面的人都廋不拉几,又黑,看的出来营养不良,而且村子里面全是这样。

  “怎么村子里的人都是这么廋?村子靠海可以捕鱼,怎么会都过的这样啊?”李东升问道。

  刘洋道:“回大人,我们这里靠海都是盐碱地,长不出粮食,海里浪大,捕鱼也填不饱肚子,我大唐都吃的何鱼,海里的鱼离水即死,也卖不出去。”

  李东升这才想起来,现在是大唐时代,莱州靠海,自古就不以种粮出名,海边也长不出东西,只能长些芦苇。还有捕鱼,现在海上捕鱼根本不是一个产业。主要是现在渔民用的都是小木船,出不了太远的海,捕的那点鱼也就够自己家吃。还有一个就是海鱼保不了鲜,出水就死,一死就臭,分文不值。

  发现了这个问题,李东升不仅没有发愁,而是心中大喜,这个就是商机啊。等自己把盐场建起来,然后把海鱼腌制带到长安去卖,以长安人喜欢新鲜的德性,那肯定也是卖的飞起。说不定西域的客商看这个咸鱼保存时间长,带点回西域的话,那就大发了。

  事情还没有做,当然不能先说出来。李东升点点头道:“我看村子里人怎么这么少?是本地条件太恶劣了养活不了吗?”

  一提起这个事情,刘洋突然的就流下泪来:“大人,前隋三征高句丽,来护儿大将军带领水军从登莱出发,第三次才成功,兵败之后就地补充兵员,我们渔民因为识水性就是被征召的对象,多少人就葬身大海回不来了。小人也是运气好才逃回来的,那情景真是太惨了。”

  李东升看着远方的大海,对面就是高句丽。当年十万水军远征高丽多少汉家男儿葬身异乡,造成了多少的惨剧。想到李世民过个几年也想着要去征高句丽,这样的事情又要重演,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

  刘洋还在哭诉:“然后是大乱之世,山东是最乱的,这个王,那个王,我们老百姓是最可怜的,走过的都来要粮食要钱财,好在大唐建立了才过了几天好日子。”

  李东升看着后面一个个跟大头娃娃一样的百姓,这个就是他们心中的好日子了?他久久的无语,陷入到沉默中。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