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章 没有义气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免去追书的痛!

  队伍磨磨蹭蹭的往前走,就这么几天。李东升知道为什么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也知道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这个一路上人吃马嚼的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是在大唐境内,到了一个县以后,就有人安排粮食,给后勤军官,然后各队自己来领取。如果到了塞外那就更难补给了。

  队伍里还有大量的车辆牲口,畜生会吃光路上一切,连路边的枯草也不放过,还好现在是冬天,没有青苗。人多走在路上,又不是现在的水泥路、柏油马路,就是土路,走的多了甚至路上的石头都会被踩烂,沿途的一些浅的水源也会被喝干。

  怪不得以前说几十万大军兵分几路,不是他们想分兵,而是道路跟后勤不允许啊。就供应这么一队,李东升看到路上的民夫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衣衫褴褛,面容苦痛。

  李东升就每天记着行军中的大小事宜,李靖隔个几天就把他叫过去,问问他有什么心得。裴胜也跟他讲讲军中的事宜,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李东升就像海绵一样,努力的学习,士兵们看李东升每天拿个笔在哪里记录,开始还很好奇,后来也不管他了,自顾自的说自己的事情,倒是让李东升对整个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他的几个狐朋狗友程处默、李思文、尉迟宝林等都在队伍了,级别也是一样都是旅帅。估计这个官也是他们这些二代的起点,以后能不能升就看他们个人的能力了。

  一个月后终于来的唐朝龙兴之地—晋阳,也就是后世的太原。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也是各朝北方边防重镇。由于晋阳地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所以他的防卫也是很严密。

  城墙为平砖砌筑,内夹黄土,城墙高约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若干个,每个垛口都有士兵守着,城墙上旌旗招展,一派肃杀之气。

  部队走了一个月,也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李靖安排人去晋阳城交接,然后传下命令,大军在晋阳扎营修整。消息传来,营地里欢声雷动。

  李东升趁这个机会也跟李靖请假想去城里一趟,他想干嘛呢,就是想去洗个澡。古代北方人一年也不洗几把澡,不过李东升穿越来一天不洗澡就难受,行军中没有办法洗,这个时候有机会不洗他是受不了的。李靖也知道这个侄子这个月很累,大手一挥就批准了,然后怕他进城后有什么事情,看他跟裴胜关系比较好,就让裴胜带着他不让他闯祸。

  两个人拿着李靖的手令出了大营,直奔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