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号魏公,剑指天下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一了思想,壮大了队伍,李密开始着手做大事了,他的目标是洛阳。

  此时的洛阳由十四岁皇孙、越王杨侗镇守,辅助他的是光禄大夫段达和太府卿元文都,这些官员当官还凑合,打仗就提不起来了,更关键的是,管用的士兵都被皇帝杨广带到了江都,留下镇守洛阳的其实都是充数的兵,据说这些兵常年不训练。

  李密召来翟让一起商议,决定先攻占离洛阳一百里的洛口仓。李密断定,洛口仓此时必无准备,而一旦攻打,一百里之外的洛阳也来不及救援,因此拿下洛口仓不在话下,这就叫“先发制于己,后发制于人”。

  此时的翟让已经心悦诚服,他决定死心塌地追随李密。为了防止自己把事情办砸了,他建议李密自任先锋,自己担当后卫,一切唯李密马首是瞻。

  事实果真如李密所料,李密、翟让率领七千人马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北)北出发,翻过方山(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南),进入罗口(今河南省巩县西南),攻击洛口仓,不久攻克。

  攻下洛口仓,李密慷皇帝之慨,打开粮仓各窖,由附近的灾民随意搬运,李密要用宝贵的粮食,赢得天下民心。

  听说洛口仓被攻占,越王杨侗差点儿哭了出来,只能紧急调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率领骑兵、步兵共两万五千人讨伐李密。

  两万五千人听起来数目庞大,实际上却是鱼龙混杂。东都百姓听说政府募兵,又听说李密一伙不过是一群盗米的贼,因此参军积极性空前高涨,洛阳城内的国子学、太学、四门专科学校的学生,皇亲国戚、贵族子弟纷纷报名参加,他们都要为国效力。然而这些人典型的特点是中看不中用,上阵前斗志高昂,上阵后四散败落,用这么一帮人去打仗,不赢正常,赢了反而不正常。

  大业十三年二月十一日,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这两万五千人攻击李密部队的正面,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绕到李密部队后面进攻,显然大家都是读过兵法的,只不过李密读得更精而已。

  由于政府军太高调了,他们的合围计划很快传到了李密的耳朵里。李密当下将全军分成十队,四队向后转,构筑有利地形,等待裴仁基的部队,六队向前挺进,直接迎战刘长恭的大部队。

  历史总是充满着巧合,二月十一日这一天也有巧合,按照约定,刘长恭和裴仁基的部队要一起发动进攻,然而刘长恭的部队到了,裴仁基的部队还没有到,两路夹击只能变成一路迎击了。

  刘长恭部队刚刚抵达,全军还没有吃早饭,看到李密的部队衣衫不整、阵容稀松,刘长恭认为李密的部队只是乌合之众,打完仗再吃饭,一点儿不耽误。然而就是因为这个想法,很多人自此再也没吃上饭,刘长恭自己也险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