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思想的种子!变革之大_大明:太子爷,快退位让贤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来本院虽然并没有来过书院,但这并不代表本院就对诸位学子没有了解。”

  “诸多教谕不止一次地向本院反应。”

  “呵~”

  说着。

  朱高煦轻笑出声,脸说不出是自嘲还是不屑。

  “本院实是没想到,格物致知的真理与技艺,到了你们那里竟然成了奇技淫巧。”

  “尔等重经典,而轻格物。”

  “本院,很失望。”

  “诸位可能也知道,你们的师兄们不少已经入仕。”

  “不过尔等可知,为什么政事堂却把他们俱都任命为副职而不是正职。”

  “没有别的缘故。”

  “只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所学。”

  “空谈者众多,但也不过是赵括之流,有没有才能是要看他能做什么。”

  “纸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院希望尔等在面对一件事物之事切勿轻易地定下结论,不妨多了解一些。”

  “再下定论又何妨?”

  “知行合一,方为儒家君子。”

  “这是本院对汝等的期望。”

  “希望有朝一日,诸位都将成为辽东的栋梁之才,成为德才兼备的儒家君子。”

  说完。

  朱高煦再次拱手示意,而后转身离去。

  今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的就是等待它慢慢地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未来的大明必将是一个变革的大时代。

  思想的转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而新学就是他给予厚望的地方,他很有耐心。

  毕竟。

  这些学子不同于新学第一批的数百名学子。

  他们都是这半年以来从辽东各地邑庠(县级书院)中选拔出来的天才少年。

  他们自有自己的一番思想。

  有些事情急不得,需要慢慢扭转思想。

  而第一批学员则要省心的多,因为他们都是朱高煦收养的孤儿。

  没办法。

  对于这些孤儿来说,朱高煦就是天。

  别说朱高煦让他们学习这些格物、算学之类的实用之学,就是让他们当死士也心甘情愿。

  当然了。

  朱高煦肯定是不会做这些焚琴煮鹤之事的。

  这第一批新学学子可是他的心血。

  自幼时起,在他将方孝孺收入囊中之后,就假借方孝孺的名义开始教导这些孤儿。

  十年来的努力。

  朱高煦虽不敢说这些人都已拥有了现代的理性思维模式,但也不是那些腐儒可比的。

  都是实干的人才。

  现如今,借由这一批新学学子,朱高煦在短时间内就已经牢牢掌控住了辽东。

  辽东的军事,民政和监察皆操于朱高煦一人之手。

  这才是真正的汉王领。

  说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朱棣的圣旨在这里都不好使。

  没办法。

  谁让官是朱高煦自己的官,民也因为分地之事忠心拥护朱高煦呢。

  不提朱高煦对于新学的心思。

  在他转身离开后,讲学大殿内一片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四方看台的诸多学子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