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包船王的雄心_崛起香港19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合作伙伴鼎力相助,我们环球航运公司肯定会成功的!”包玉刚自信满满道。

  包玉刚买下“仁川号”后,并没有将这艘船开到香港,而是在日本的浦和港交船,经过一番整修后,随即出租给了日本山光汽船公司,租期9个月。

  1955年7月30日,“金安号”正式。

  时下航运业的传统做法,是“计程租”,亦叫散租。即根据货主的需要把货物运到某地,然后根据这一个航次结算运费。这样做的好处是运费收入高,而且“现得利”。

  在航运业繁荣的时期,甚至跑一个航次就可以赚回来船只造价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的船东都是用这个办法经营,没有人会想到还有其他的方法。

  但是,包玉刚第一次租船就是“长租”。即把船租给一个固定的客户,而且租期是9个月。

  长租虽然并不是包玉刚的发明,早在1930年,一位米国航运商人最早采用这种方法,但包玉刚无疑是把这一种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大获成功的人。

  包玉刚的做法立即就遭至业界的嘲讽,说他愚不可及,但是李华龙很支持包玉刚的做法,毕竟环球航运公司刚成立,认识的顾客并不多,将船长期出租出去,会大大降低风险。

  包玉刚开始他的处女航时,米国的卢维克、有“金色希腊人”之称的奥那西斯和尼亚哥斯以及香港的董浩云,都早已在海上称霸多时。同是宁波人的董浩云被称为“香港船王”,他的“海上巨人号”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包玉刚在伦敦买第一艘船时,有人曾警告他说:年轻人,航运业是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把最后的一件衬衫也输掉。

  李华龙听包玉刚说,有人打赌,如果包玉刚靠这条破船能成功,那么我愿意在香港码头上倒爬几个来回。听了这话,李华龙哈哈大笑,他说,如果环球航运公司不能成功,他愿意光着身子在上环跑一圈。

  对于李华龙的支持,包玉刚很感激,他向李华龙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阿龙,我觉得把船租给信誉卓著财政可靠的租户,为期数年,这样凭借租约便可以向银行贷款,再增购船只,扩充船队。”

  “噢,原来你打这样的如意算盘啊!”李华龙恍然大悟,此刻,他明白包玉刚的航运公司为何能够在强敌林立的航运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船王了。

  “航运是资金投资巨大的行业,如果没有银行做靠山,想要凭借自己赚来的钱来发展自己的船队,几乎是不可能的。”包玉刚略带得意道。

  “包大哥,你这话,和我说说就算了,可别和外人说。”李华龙笑道,“如果让我们的竞争对手知道你这个这绝妙的想法,那别人可要占先机了。”

  包玉刚知道李华龙在开玩笑,他顺着意思说:“放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