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国运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若韦氏当权,李唐江山必然不复存在。臣妄论百年之事罪该万死,但臣之所言句句出自肺腑,不敢妄言,也不得不言。”沈三问契而不舍。

  武后心中十分欢喜,自从宰相郝处俊谏言以来,自己逐渐淡出权力中心,虽然建议陛下多有听取,可始终保留着戒心,朝中支持者寸步难行,反对者如鱼得水,这次驸马的提议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天不绝我。

  饱尝权力滋味的人,没有人会甘愿放弃权力。

  武后出言安慰,“陛下不必忧心,显儿孝顺,必不至此。”虽然想安慰,也说不出李显才智堪当大任的假话。

  高宗听得十分好笑,若是孝顺便可治国,那皇帝哪里轮得到自己来做。想想驸马所言,不无道理,皇后即使专权,百年之后,自然会将朝政传与自己的两个儿子,武氏待皇后甚薄,自己何须忧心。

  只是自己有些看不懂驸马此人了。

  今日被皇后如此训斥,他居然能为皇后说话,是真的宽容大度,为了太平,打算化解恩怨,还是看重皇后的政治潜力?即使如此,也无需这般着急。

  那么,此言是有意讨好皇后,还是确实如此?有几分可信?

  这个驸马,倒是有几分意思。若他与韦氏素无恩怨,下此论断,开罪显儿,也不怕惹来祸端?的确有些本事。

  既然儿子不成器,托政于皇后是个方法。

  “既然如此,若我诛杀韦氏,为太子广纳妃嫔,择忠厚之家为外戚,此局可解?”皇帝打算试探一下。

  “韦氏尚未有所动作,无故制造杀孽乃是取祸之道,只能使灾祸速至,不如早做准备,以两年为期,如若太子能独当一面,撤销旨意即可。”

  武后心中一动,两年,怕是等不及了。

  皇帝思虑再三,“驸马不记恨皇后今日所为吗?”

  我不敢啊。

  沈三问:“母后一心为了公主,慈母之心,劬劳恩深,罪臣感激不尽,不敢有言,臣今日有愧公主,只求母后原谅臣的鲁莽。”

  武后很开心,这个沈三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惊喜。“此事切不可再发生,不可再生事端。”

  “是”。

  皇帝今日心情压抑,沈三问随公主早早告退回到府邸。

  一场闹剧在京城悄无声息完结了。

  跨过火盆,沈三问庆幸自己活了下来。

  公主已着人准备好饮食。

  “公主,我有些饿,有些饱。”沈三问吃了好多。

  “驸马受苦了。”

  “怪我太过鲁莽,不该误会公主,又顶撞母后。”沈三问还是那个委屈宝宝。

  “驸马早就知道有今日之祸?”公主眼神更加明亮。

  “算是知道吧,只是不该是今年,我也不该能出狱,若不是父皇愿意成全,公主心中又有我,我会饿死在牢狱之中,与公主阴阳相隔。”沈三问很乏。

  “你知道还要来做我的驸马?”公主笑的很开心。

  “我不想公主以后过得不开心,来渡劫我一万个情愿啊。这个劫难我们能携手渡过,也让我明白了公主的心意。”沈三问十分欣慰,“今日无事,自然说明我们的命运都有改变,从今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沈三问觉得自己心头的大石都放下了,这件事促使自己做出了选择。从今日起,自己不会坐以待毙,如果知道历史,居然还死在唐朝了,真的太可笑了。

  公主能保护自己一时,却不能保护自己一世。武则天称帝之后,谁能改变她的决定?还有李隆基,自己绝不能放任他做大,然后伤害公主。

  从今日起,再也没有人能把我与公主分开。

  “驸马,今日有些不同了。”

  “是啊,以前得过且过,以后不能如此了。”

  公主略有忧思,“如驸马所言,我虽是公主,却只能任由驸马落入天牢,受尽苦楚,皆是没有实权之因。母后虽宠爱我,难免被他人构陷之日难以自保,必须早作绸缪。父皇曾允诺我,我的夫婿会是以后大唐权贵,明日我便入宫请父皇兑现,你切不可再像以往懒散推脱。我亦会积极参与朝政,举荐贤能,借此掌控朝局。”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