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7章 沉默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剧中有一些说法,比如‘摘环儿’、‘打开后槽牙’、‘下巴颏落下来唱’,其实说的就是打开口腔,比如程砚秋先生就曾说‘练唱时,嘴不张,牙不张,上台一贴上片子后,口就更没法张开了。’其也是表示要软腭上提。”

  “而用戒尺搅学徒的口腔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徒记住软腭上提的感觉,所以,如果粗暴的以为那是惩罚,那是在侮辱先辈的智商。”

  “卧槽,涨知识了!”

  “这个我也听懂啦,开心开心!”

  徐容感受着礼堂内氛围稍微轻松了一点,立刻加大了输出:“京剧还有一个特点,讲究‘一字清到到底’,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字音的唱腔有多长,口腔打开后,不能随便改变口型,字腹,也就元音是啊就是a,这个字音的口型始终不能变,这些都是中文或者说单音节发音的美学规律,也是千百年来凝炼出的最符合单音节字的发声方法。”

  “舞台演出当中,元音要比生活中讲话时的元音放大和夸张,如‘i’母音就不是生活中所讲的齐齿音,因为在演唱时,特别是在唱高音时,平常讲话的齐齿动作会使声音紧通,口腔开度偏小,如要使声音立起来,就必须运用头腔共鸣,所以演唱时要以e母音口形来唱‘i’母音,但听起来声音仍然是‘i’母音,其他也是类似,如‘u’母音,正常讲话是把双唇合拢,嘴形像一个小小的圆洞,演唱时却要靠‘o’母音,但不能变成完全、纯粹的‘o’母音,口外形比原先的‘u’母音口形有所扩大,但仍是圆唇,舌位也仍是‘u’母音的后高前低。”

  “腔体共鸣可以帮助演唱者节省力和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语言艺术的根本仍在于传递情感,传统曲艺通过唱词的重音、间隔、语速等来传递情感,但是放在现代戏剧中,这些技巧就不能完全行得通了,因为它和日常生活发声方式存在差异,而戏剧尤其是现实主义戏剧追求的又恰恰是‘生活化’,其发音方法限制了我们对声音进行大幅调整的可能,或者说其可调整性是有限的,那么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徐容说完了,转过头以疑惑的神情望着镜头,而他这个动作顿时引起了一阵骚乱。

  “卧槽,吓死爹了,他看过来的时候玛德让我有种上课走神突然被提问的感觉。”

  “纠正一下,不是上课走神,就是没听懂而已。”

  “我也尽力了。”

  “不是,我怎么突然听不懂了?”

  “突然好同情张晓斐。”

  “对哎,张晓斐也是演员哎,跟徐容朝夕相处,她肯定比我们更痛苦!”

  “会不会张晓斐也懂这些呀?”

  “?”

  “?”

  “?”

  “这么看来,张晓斐蛮惨的也。”

  “每天都被无知的痛苦折磨。”

  徐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