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聘任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区区中戏院长。

  神仙过招,他这种虾兵蟹将还是尽量少掺和的好。

  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双方的神经都较为敏感,徐容的言论、行为,也就很容易被放大,一旦被哪方认为他是通过某种形式表明自身的立场,都不是一件好事。

  过去他的人事关系一直都是在中戏,可是该有的待遇,包括演出津贴,什么也没少他的。

  未来无论人事关系回归人艺还是继续留在中戏,他大概率还是会呆在人艺。

  因为在国内,找不到第二家艺术团体能让他丰富、完善、实践自身的理论和想法,不仅仅是硬件,还有软件。

  每一种表演体系总是于舞台上诞生、发展、成熟,这是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决定,重复性的表演迫使创造者必须追求极致的“完美”,而方法和体系就产生于追求、尝试“完美”的过程当中。

  昨天团长曾提起,如果他的体系彻底完善,他和他的体系大概率要成为一张名片,而名片要做的事就是在绝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

  昨天他还不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今天稍微有了点感悟。

  经过今天这么一闹,他开始萌生了某个念头,以后老老实实的做好演员的工作,不做和自身职业无关的事,不说和自身职业无关的话。

  前有车,后有辙,袁老爷子怎么搞,他也就怎么搞。

  回到家等待结果的徐容也并没有闲着,他正在观看的是剧组昨天拍摄的素材。

  望着电脑屏幕中陈保国,徐容眉心缓缓印出了个浅浅的川字,刘合平在写剧本时极为主观,如徐铁英说“我什么时候有这么大本事了?”时,其描述为“嘴角笑着,眼中却无笑意”。

  陈保国嘴角似乎扯出了笑纹,又似乎没有,但他确确实实的展现出了“嘴角笑着,眼中却无笑意”的主观感受。

  陈保国是著名演员,也是中国当今演艺行当水准最高的演员之一,但与人艺活跃的大多数演员一样,他是一位好演员,却不是一位优秀的学者。

  作为影视演员,主要角色在每一部戏中的戏量往往达到数百场,而能够承担主要角色的演员,通告量往往又十分密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一场戏一场戏的去探究角色的行为动机。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知道怎么演戏,但却忘记了探究这种表演方式的深层逻辑。

  而徐容看到陈保国的表演之后,脑海当中立刻生出了几个疑惑。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何种内部技巧才能达到这种心理状态?

  陈保国或者说国内绝大多数演员都是方法派,方法派的诡异之处在于,很难由结果逆推过程,其方法也不具备可复制性。

  但既然是可行的方法,必然有其可借鉴之处。

  他之所以买那么多笔记本,绝非担心自己顶着“一代大师”的偌大名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