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尝试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比较浅,声音比较散,没有集中的焦点。

  美声的解决方式是采取混合元音发声法,也就是在练习a时,混入元音o或者u,声音就能比较集中。

  这种发源于意大利的发声方式,本身并不是为单音节字创造,但是“声”的创新也并非以最舒服的姿势把字读出来就能成的,“声”作为表演的工具,清晰响亮、悦耳地传送到观众耳中是基本前提,但其形成是发声姿态、呼吸方法、元音发声、音素过度、咬字肌力、共鸣位置、扩展音域、声区连接、音量力量、声音造型等一系列技巧的综合成果,不解决各个方面的基础问题,别说创新,站在台上连一个字的“人话”都说不出来。

  而徐容的发音明显放弃了美声发声这一教科书式的方法,他每一个字的口型似乎从未改变,但是声音的凝聚度以及“圆润”程度,似乎提升了很多。

  徐容的发声方式理论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台词能够“承载”的感情会变得稀薄,但是徐容却通过其他未知的方法,使他的每一个字当中都充满了感情,而且字和字之间也有一种“意”的连接。

  濮存晰十分清楚这项技术的意义,让汉字听起来更加好听只是其次,这项全新技术的意义,在于它降低了使用单音节字的演员的要求,能够大幅度提升演员的表演寿命、降低舞台表演门槛。

  相比于几十、上百年前,如今剧场技术早已超越过去很多,理论上演员在剧场内演出的基本功要求更低了,但是实质恰恰相反,哪怕专业的话剧演员,能够不使用麦演出的,也是少数中的少数,有的即使戴麦,其因为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其声音比较“散”,再经设备传递,到了观众耳中已经难以辨别到底在说什么。

  直到此时,濮存晰才意识到,徐容到底干了一件多大的大事儿。

  他一直把徐容当一个半大孩子来看,事实上徐容也才二十六岁,也确实只是个半大孩子,哪怕徐容是“长子”,但濮存晰一直觉得自己还处在壮年,还没到需要“长子”来承担责任的地步。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听着楼上传来的愈发流畅、圆润、感情充沛的腔调,他乍然有一种老了的错觉,而徐容在他脑海中的形象,也由一个半大孩子转瞬间长大成人。

  他听的出,徐容借鉴了多种流派、多种艺术形式的方法、技巧,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大师”之名。

  “咚。”

  濮存晰立在原地许久,听着一个个圆润的单音节词汇叮咚作响,他重重地一拳砸在了楼梯扶手上。

  “咚。”

  他第二拳刚刚落下去,朱旭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楼梯口,俩大眼袋凶神恶煞地盯着他,却没言语。

  濮存晰仰着脑袋,跟朱旭对视着,嘴巴微张,嘴唇轻轻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