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开心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有朝一日能不能跟陈保国搭搭手。

  所以无论媒体、同行无论把他跟同代人的谁比较,他从来都不生气,他从来没有将他们当作过对手,但也恰恰是这种追赶的心态,让他将同龄人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在过去,偶尔的他也会感到庆幸,若是内地影视圈清一水的陈保国、李雪建之流的同行,他这辈子大概率只能演配角,因为制作方的选择面太大了。

  但如今,当他彻底站在了这个行业的顶端,并且地位坚如磐石之后,他开始厌倦甚至厌恶内地影视圈尤其是电视剧行业的乱象。

  最初,他想通过自身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影响整个行业,但事实证明他又想错了。

  因为中戏系主任、人艺长子的身份,资本绝对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对他发起围剿,但25岁视帝大满贯的荣誉却又逼迫资本反过来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

  承认他80一代第一人的超然地位,并且把他高高捧起。

  这点从去年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给《雪豹》、《永不磨灭的番号》让档期可见一斑。

  但事实并未达到他预期的效果,领先别人一步遭人妒忌,当领先别人一大截,不仅没人嫉妒,还没人效仿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借鉴的可行性。

  因此他才萌生了培养一批体制内的业务精湛的演员,去挤压所谓的偶像艺人、流量艺人的生存空间。

  在他的眼里,十年前的偶像,和十年后的流量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

  对于要培养多少人,他其实没有太过明确的概念,但是人艺、中戏、国话再加上北电,凑个三五十人总是没问题的。

  而这种想法,是结婚前一天晚上,也就被王镭等人架着出去玩的那天萌发的。

  以韩赓、杨蜜为代表的流量艺人已经成为当今影视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甚至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模式,再加之其粉丝主要是年轻群体,也就是喜欢在网络上发言的主力军,久而久之,很容易给大众一种他们很红的错觉。

  尽管他们在电影市场已经证明自己和二三线演员号召力基本相当。

  他思考了一会儿,才稍微抬起了点视线,和靳芳芳对视着,道:“十个左右吧。”

  靳芳芳几乎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不现实,我们只是一家工作室,又不是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况且即使是影视制作公司,也根本养不起那么多艺人。”

  徐行不解地问道:“养不起?”

  靳芳芳解释道:“他的意思这十个人都培养成一线演员,但是名气越大,投产比越高,他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高,一个正常的一线演员,每年至少要两部戏,十个是多少?”

  “二十部,而且还都得是质量上乘的剧本,也就是说全中国最好的剧本全都得给这十个人。”

  靳芳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