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3章 想法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疏漏甚至一片空白。

  而这一环节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表演道路的差异,如今表演界不推崇写小传,那么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演员关注的自然是人物的性格和特质,徐容认为写小传必要,他的着眼点必然就从人物的命运开始。

  但他有一点想不太明白,他相信徐容女朋友所说的“人物的命运”是观众最关心的,因为徐容所讲的那个故事确实证明了即使人物的性格、特质完全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吸引力。

  但无论如何,人物的命运仍然停留在理论理论层面,而演戏是一门纯实操的技术。

  在过去,他一直坚持以“性格”作为设计人物行动也就是台词、肢体等呈现方式的基础,但眼下,他认知到了“人物的命运”这一关键点的重要意义,但是却总觉得理论和实际操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么想着,他起了身,来到了杜其峰身后,看着监视器上的画面。

  这场戏已经已经拍了不下三十遍,可是每一次拍,徐容都不会完全重复上一遍的呈现方式,对于常人而言,这似乎不难,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常人很难做到基本重复上一次的表演。

  但是演员需要,因为机位、角度、景别的限制,很多戏拍起来并非一遍就能过,需要从各个角度来回拍摄N遍,如果演员前后演的不完全一致,如上一次进门时先迈左脚,下一次进门先迈右脚,即使再厉害的剪辑,也没法把戏给接上。

  但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同一种情绪之下,徐容每一次都有细微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并没有给人丝毫违和感,就像一个普通人在正常生活,只不过唯一的区别是,多了几台机器。

  如今他知道了原因,但是却仍旧难以理解。

  当休息期间被孙洪雷问到这个问题时,徐容这次解释更加言简意赅,道:“我一直认为,我们演戏的最终目的,不是演戏,而是演人。”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想法,也有自身的选择,就像很多内地观众认为香港演员根本不用学表演理论,他们的表演,都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反馈。

  徐容相信,在香港肯定有这样的人,因为所谓的表演理论本就是一代代人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对于生活、表演实践的总结,在各大流派的方法之外,重新创立一套属于自身的表演方法,在一些内地观众的认知当中,于内地演员而言是异想天开,但是于香港演员则是理所当然。

  “演人”理论,是人艺一贯的理念,也是最高追求,其本质就是让观众觉得舞台上的人是活的、真的。

  但是这个目标,如今的他也在探索、学习、积累,就像论语当中的至理名言,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检验,每一句都是对人情世事的高度概括,但光读书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切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