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关键(建议等放出来了再看)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科不看话剧,也不清楚人艺到底有多少“有所成就”的老演员,但是人艺的编制他是清楚的,心里只一盘算,就知道肯定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市里也绝不可能下拨这么大一批费用。

  徐容后来的遭遇也的确如他所料,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外,愣是没从张合平的肋骨上捋下一块大子。

  听朋友说到这时,他觉得徐容实在太过天真,年轻人办事儿就知道凭一腔热情,而不能考虑周全。

  可是随着朋友的叙说,他的判断很快便彻底反转。

  碰了壁之后,徐容学了聪明,不再追求一口吃成胖子,而是先着手为郑融、蓝田野、朱旭三人修传。

  可是修传总得需要资料啊,总不能让人家作家坐在房间里胡扯。

  人艺的确有这批人的一部分资料,但人艺52年正式建立,中间又有十年没怎么演出,52年之前、间断期间以及他们私人生活当中重大事件的资料,就需要他出面搜集了。

  当他听到这,总感觉这家伙干的事儿纯粹的出力不讨好,自己砸钱不说,完了还费劲。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儿,让赵科然开朗。

  为了收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徐容开始联系当初史家胡同56号大院能够联系上的绝大多数住户,能上门的,就尽量上门,上不了门的,他也会打个电话过去了解了解情况,这些人当中如今只有极少一部分从事文艺行业,因为当年为了从白洋淀回来,很多人从事起了和父辈完全不同的行业。

  有的如今是普通的上班族,有的分散在各大文工团、影视厂,有的做起了买卖,而绝大多数又跟他差不多,在为人民服务。

  当徐容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有偿提供他们长辈的相关资料时,又发生了一些他觉得有意思的事儿,徐容修传的标准是“有所成就”。

  这个标准的尺度实在太过唯心。

  但在儿孙的眼里,自己的父辈、祖辈,也应当修传,不说名垂青史,至少当年为人艺做出的贡献应当被徐容这个接班人所重视、所铭记。

  于是许多有条件的,纷纷表示愿意出钱出力帮忙促成这件事,尤其是徐容最初的计划是只给老演员修传,但如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田冲等大导,还有灯光大师宋垠、舞美大师王文冲、音效大师冯钦、道具大师丁里,在各自的领域内同样响当当的存在。

  他们的子孙,也希望他们长辈的贡献能够不被短暂的时光冲淡。

  而之后徐容的操作开始令他叹为观止,徐容拒绝了多方的资助,表示修传是他作为人艺后辈应当做的事情,他们的子女后辈只需提供相应的资料即可。

  到了这,赵科彻底瞧明白了徐容所谓的为前辈修传,简直就是一出当代的项庄舞剑。

  尽管他听濮存晰说,徐容给人艺的前辈修传,是为了学习前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