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8章 素养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我听于振说那些日语、德语都是你背下来的。”

  经王镭这么一说,徐容想起了怎么回事,道:“就硬背,不过我当时从一开始就打算不用配音,所以准备的也很早。”

  王镭疑惑地瞧着他,问道:“为啥,大家碰到这种情况现在都用配音吧?”

  徐容稍微抿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道:“因为,那些配音演员的水平太糙了。”

  “得。”王镭又把脑袋埋进了膝盖当中,“这理由确实没法反驳。”

  人艺的演剧方法自成体系,于外行而言,只会觉得是在王婆卖瓜。

  一家剧院,还自成体系了?

  可以窥豹且最为典型的整体概括,是人艺出身的演员几乎没有话剧腔,也就所谓的共鸣,而共鸣,恰恰是全世界演剧体系或者说是表演体系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因为它的基础是美声发声。

  人艺的体系,最容易辨别的,也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一点,体现在京味儿戏上,老北平人说话,嘴里总跟含着热茄子似的,换作没有经过人艺训练方法训练过的演员,上台演《茶馆》、《小井胡同》,比方说用老北平话说“你好”,落到观众耳朵当中,往往会变成“尿”,但是人艺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出了吐字归音的具体技巧,既能够保证京味儿,又能让观众听得清每一个字。

  具体而言,言字的读音为“yán”,正常的发声是开口吐“y”,归音归到“án”,但是人艺演员演剧时,开口的口型是“án”,最终再归音到“án”,就能保证这个字的准确性。

  具体到每一个字的发声训练,自然是最为经典八百标兵奔北坡!

  这是配音演员甚至绝大多数演员都不具备的技巧。

  偶然抬头的功夫,徐容正好跟珂蓝的视线在中途邂逅,但也仅限于此,他便看向了别处。

  他从来没想过要教珂蓝如何演戏,她跟宋嘉最大的不同是,宋嘉的基本功相当扎实,缺乏的是提升的技巧和情绪没到位时的临门一脚。

  而珂蓝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仍在并且只能凭借着本能表演,她能演好的角色,也仅限于她自身的性格。

  珂蓝要是真想当演员并且有所成就,把其他不完全符合自身但又与自身相近的角色演的出彩,首先得把缺失的课程补上,去学校锻炼气息、发声以及基本的台词练习、解放天性等等。

  真要论起来,徐行都比她强一大截。

  好在,考虑到珂蓝是进组第一天,她的戏份只安排了一场,算是热身,给她找状态。

  而徐容也如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没再骂她半句,而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来。

  第二天,珂蓝排了三场戏。

  “停。”

  “停。”

  “停。”

  “.”

  一场戏拍了半天,整个片场持续不断地响彻着徐记周的声音,眼看着日头高照,再一次“停”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