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4章 排练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遍瞅瞅。”

  “好。”

  徐容对于郑老爷子的临时决定,倒是无所谓,该准备的,他都准备了,虽说时间短了点,还有些仓促,但是剩下的,就得在一遍一遍的排练当中慢慢磨了。

  过去的七天当中,每一句台词,哪怕一个单单一个“谁?”,他都至少翻来覆去的说上十几遍,而以什么样的语气、神态以及肢体行为表达,都经过了反复的设计、思考。

  幸运的是,虽然细节上因为时间来有点来不及,但大体的,郑老爷子都已经帮他掌过眼,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

  到了剧场,郑融老爷子坐在前的桌子后,在桌上,放着个铃铛。

  徐容跟其他人一起,站在临时布置的简陋舞台边上,等待着上场。

  不少人,都悄悄地将目光瞥向徐容。

  这是他第一次登上人艺的舞台,虽然不是现场演出,但是观看的观众,比寻常观众的标准可要高的多。

  很多影视演员演不了话剧,差就差在基本功上,首先演员至少得能让容纳近千人剧场内角落的观众听到清晰饱满的声音,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气、声、字,也就是呼吸、发声、吐字的扎实基础,光这一点,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压根就不成。

  人艺的演员在演出时,是不准使用麦的。

  在话剧这行,有句老话:嗓音有天赋,嘴里需人功。

  而气、声、字,在人艺,仅仅是舞台表演的基础,基本功扎实了,只是具备了跑龙套的资格。

  除了于振和史蓝芽之外,没有人想“为什么?”,他们想的都是“凭什么?”。

  大家都是从龙套跑过来的,凭什么你一个北电出身的,上来就是角儿?

  这不合理!

  郑融老爷子看着站在台上的众人,将铃铛往手边一放,道:“开始吧。”

  首先上场的是演鲁贵的张万坤和演四凤的辛月。

  因为场景简陋,二人基本上都是无实物。

  徐容望着习以为常地走到舞台中间的张万坤和辛月,不由感慨,如果先前拍《雪豹》时演员都有这样的底气和与之对应的技术,效果大概要上去一大截。

  “四凤!”

  “四凤!”

  “铃铃铃。”

  张万坤刚张嘴说了两句,郑融手边的铃铛就响了,这是人艺的老规矩,排练的时候,听铃。

  铃一响,说明导演有话说,立刻就得安静下来。

  濮存晰虽然是导演,可是今天郑老爷子过来了,他根本没摇铃的资格。

  郑融绷着脸道:“太刻意啦,想想你在家做家务的时候,怎么喊在看电视的孩子的,在没有强烈的情绪之前,你的头一声,肯定不会盯着她喊。”

  尽管当着一众小辈儿的面,被直截了当的当面数落,张万坤脸上有点挂不住,可是在过去,他早已习以为常,忙点着头道:“是,郑老师。”

  而内心当中,却是打定了主意,回去了还真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