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0章 混乱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灾区募集捐款。

  一大早,徐容就和小张同学一起,带着爷爷进了首都剧场的大门。

  走在走廊当中,小张同学给老人介绍着海报背后的大致故事,老人步伐不快,仔细地打量着,他还没看过话剧,对于这种表演形式,抱有相当大的好奇。

  因为他早就听说,徐容除了演电视之外,还参加个话剧院。

  小张介绍到了中途,指着一张早期的海报问道:“徐老师,什么时候你的名字能这样写啊?”

  老人诧异地瞧着她,问道:“怎么,还有讲究吗?”

  徐容扫了一眼海报,又转过头来白了她一眼,小张同学还真是看的起自己。

  她指的是重排的《龙须沟》海报上郑老爷子单独拎出来的名字。

  “爷爷,这讲究大了,名字这么横着,相当于头牌。”

  “噢,你要这么说,俺懂。”

  一行有一行的门道,海报不大,但是内容和信息量却是一点也不小。

  比如创作人员的排名,人艺的规矩,向来都是编剧在前、导演在后。

  一来人艺的编剧名气向来大的离谱,鲁郭茅巴老曹当中,只鲁迅先生因客观原因未曾约稿,而是直接改编的他的文章,至于老、曹两位,都是自家人,剧本也是定制文。

  二来话剧好不好看,剧本占了决定因素。

  而演员的名字排起来更有讲究,谁“坐着”、谁“站着”、谁“打横儿”,都有一定的成规。

  坐着,就是在海报的中间位置,把名字的三个字呈三角形排列,如果是两个字,就竖直排列,能在海报上“坐着”的演员,一般都是院里的头牌名角,或者在整个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如人艺如今依然健在的郑融、蓝田野老先生。

  站着,就是在坐着的演员旁边或者下边竖着写下来,取一旁侍立之意,虽说是站着,但是能在海报上出现名字的,都是角儿,如院里的二流演员吴钢等人。

  打横儿,又是另外一种,就是把名字横着写,有的是为了排版需要把院里名气最大的演员名字横着写,有的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在本行业具有极高的地位,再有就是外请的名家,比如若是邀请焦愰来客串演出,而又戏份不多,让他坐着,不太够,让他站着,又不太合适,干脆就打横儿放。

  小张同学的意思,显然是“打横儿”,也就是位列剧目的名字之下或者旁边,而在编剧、导演之上。

  人艺的这份待遇,就是找遍国内的演员,也没几个能够享受。

  进了剧场的门,徐容就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他感觉自己进的不是剧院,而是电影院,观众席已经坐了不少人,大概春节期间,学生还未开学,今天来看戏的观众大多很年轻,有的瞧着还未成年。

  说笑的、吃东西的,不一而同。

  剧院的氛围和戏园子、电影院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安静。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