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可惜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总是说,不要写小传,不要写小传,即使写,事后写总结就可以。”

  徐容点了点头,道:“唔,老师说的也没错,那你觉得我刚才笑那下合理吗?”

  “嘿嘿,我感觉你快气疯了,要不然最后也不会声调那么高。”

  徐容将水杯放到地上,另外一只手也抄进了自己的口袋,道:“学校总是强调不要写小传,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镜头前,你给别人的刺激,别人给你的刺激,跟咱们俩排练的时候是必然不同的,而如果你连演都没演过,拿到剧本看两遍就写小传,肯定会出现偏差,不是有一种说法嘛,塑造人物是在规定情境下,从一颗种子慢慢的长成一棵树,而不是先画一棵树,让种子按照这棵树的样子去长,这就是以前老师反对咱们写小传的原因。”

  小张有点迷惑地望着他:“那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写?”

  徐容轻轻咧着嘴角,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问你人物塑造的目的是什么。”

  见小张同学又光鼓嘴巴不吭声,徐容笑着道:“是生动,是鲜活,可是怎么生动,怎么鲜活呢?”

  陶飞菲隐约听到了二人谈话的内容,她竖起耳朵,只是徐容和小张同学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她难以听的真切。

  她有一个习惯,每当内心遇到应不应该做某件事的决择,她会毫不犹豫地按照理性的倾向性选择。

  她起了身,假装有点冷,走近了点,这也是她一直好奇的问题,老派演员,尤其是老派的话剧演员特别重视小传,可是今天,无论是三大院校,还是各大话剧院,都明确强调在正式演出之前不要做小传。

  徐容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了陶飞菲的小动作,但是并没有刻意回避,只是把声音压的更低了点,道:“一个人物,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是某个瞬间的生动表演,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物那个瞬间太过打动人心,而不是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这些是编剧的功劳,跟演员没有太大的关系,理想状态下,这种生动应该充斥于每一个瞬间,但这不可能,即使自己演自己也做不到。”

  “我写小传的目的就在于此,因为我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心象和规定情境下的应激反应,而且这个过程是相互的,小传会进一步完善心象,心象反过来也会反哺小传,但目的仍然是尽可能的去把生动充斥于每一个表演瞬间,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当外界刺激不够的情况下,这种生动是没法呈现的,也就导致了排练和实拍的区别。”

  小张同学有点迷糊,好半天,才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在种下种子之前,就知道了树要怎么长?”

  “不是知道树要怎么长,而是我见过同样的种子长出的森林,也知道怎么长最好看、最合理,刚才的笑,实际上相当于一阵风吹过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