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8章 总结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容将背在身后的手拎拎着的核桃拿了出来,递到她跟前,道:“砸俩吃吃吧,补脑子。”

  “嗯?”小张同学这下不怕了,气势紧跟着激扬,“你嫌我笨?”

  “没嫌啊。”

  “噢。”

  小张同学接过锤子和核桃,下了沙发,走到门口,忽地又转过身来问道,皱着眉头问道:“那意思就是我笨喽?”

  “小张啊,我跟你说,这世上所有的笨蛋,只会觉得自己很聪明,从来没有笨蛋认为自己是笨蛋的,而只会把别人当成呆瓜,你会觉得自己笨,反而能证明你很聪明。”

  小张同学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再瞅着徐容一本正经点头表示肯定的模样,嘀咕道:“听着,好像蛮有道理的。”

  等小张同学出了门,徐容关闭了房门,坐在书桌之前,再次写道:

  我曾听闻焦先生指导演员排练时的一个习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尽量放开,尽量地突破自己,不要怕不像样,导演可以帮你收。

  有时他还会要求演员写自己希望演的一些剧情,当然,我想前提自然是完备的体验,那么演员所希望的,是不是一定符合角色的行为逻辑呢?

  从我自身而言,我认为,我观察到的,是真实发生的生活,也就是说,我拿过来呈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今天上午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在想该怎么走出王掌柜的模样,脑子里浮现的自然是于是芝老师的表演。

  但是在尝试之后,即使不用别人评价,我也知道,我走的很有问题。

  我的脚步不够轻盈。

  为什么呢?

  当时在走了几步之后,我就意识到我的衣服不大方便,另外也没有绑腿,同时的,我的走路的速度也来不及招呼人来人往的客人。

  过去我以为我足够了解《茶馆》,直到从走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我才发现过去其实不条了解,同时的,也就解决了上一个情感和行为的逻辑先后问题。

  去模仿某种特定的形式,从表演的角度上,我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但是从方法上,我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因为我从这个特定的形式当中,逐渐感知到了角色的动机,或者说思想。

  那么推而广之,从生活出发,如果仅仅当作表演的目的,实质上应当算是一种形式主义,虽然那些外形动作的本身,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存在,但使用时必然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模仿的本身应当是为了感知深层次的思想,而后再重新呈现,不然,就是模仿,而非创造。

  创造必然要经过内心。

  到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我之前遇到的问题。

  当情绪体验足够到位,表达的技巧足够丰富,那么结果就是,演员的表演风格最终将与剧本的风格保持一致,在规定的情境之下,显得自然而然。

  也就会导致常说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