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单位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这个范围相当特定,也就是目前的各大艺术类高校的戏剧相关专业以及各大话剧团。

  徐容自进入校门,翻开教材的第一页开始,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个概念,“斯氏”和“人艺”。

  教材当中,表演理论以斯氏为主、人艺为辅,至于经典案例和拉片,人艺直接屠版,根本不给其他人留活路。

  翻开教材,除了斯氏,满满的都是于是芝、郑融、蓝田野、童朝等人,具体而言,很像《论语》之于朱熹。

  而人艺院刊,便是这些“集注”的来源之一,而久而久之,院刊也就成了各大院校戏剧相关专业、各大戏剧团培训班的最前沿参考资料。

  对于院刊当中比较重要的前沿理论,各大院校会直接选取,录入教案或者教材。

  至于作者,则会成为诸多学生最痛恨的人之一。

  麻德说的简单!

  上一次班主任在课上拉他出演《纸醉金迷》的片段,他虽然有点小得意,但并没有过于自满。

  学校的学风不好,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班主任那么做,很大程度上,大概抱着督促同学们将心思放在业务能力的钻研上的初衷。

  他也很清楚,自己比起于是芝、李雪建等人,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登上人艺院刊和老师拉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也许,也许他的话可能被选入高等艺术教育某五教材!

  而且可能性很大,因为他论述的是比较基础的读剧本。

  在看到靳芳芳拍来的照片之后,徐容长长地吸了口气,不断暗示自己:“冷静,冷静,这只是一件小事儿。”

  靳芳芳发了照片,立刻问道:“现在情况很奇怪,之前那些批评你的人好多突然不吭声了,有的还转过来开始在博客上吹捧你,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徐容想了想,回了一句:“可能觉得打脸吧。”

  他能理解靳芳芳的疑惑,就像大众理解不了人艺院刊的意义一般,但是但凡接受过艺术类高校或者话剧团专业培训的,都很清楚。

  徐容本以为此事会告一段落,但是紧接着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儿让他彻底懵了。

  某个不太知名的演员通过《**戏剧》发表了一篇文章,与吴钢把他吹的天花乱坠不同,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员主要针对他的理论进行解释。

  因为他讲的时候说的比较简略,而注解对他关于读剧本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感受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

  对于他提出的第三种,在阐述的同时,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员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补充,如除传记之外,也要提高美学修养、戏剧文学鉴赏以及涉猎更多的现实主义作品,感受其中传达的情怀。

  这位不太知名的演员,名为郑融。

  文章通篇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任何一句好或者不好的评价,只是作了注解和补充。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