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憋宝人_憋宝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蚂蚁撒尿,各走各道,我虽然入行浅,但在隅东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些事情不明白,但也多少有些耳闻。

  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三个字,就是憋宝人。

  本地长的天津人,大多都听说过一些关于憋宝的故事。

  天津是块风水宝地,“憋宝”的传说自古便有,老天津卫的老人对于南蛮子憋宝一事,是坚信不疑的。

  最有名的就是关于铃铛阁的故事。

  铃铛阁坐落在天津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阁楼上系有金铃48只,入夜风动,铃声传播数十里,实为天津一大风景。

  光绪十八年,一场大火将铃铛阁烧得只剩下一片废墟。铃铛阁何以起火,无人得知,但是很多人都说,是因为铃铛阁地下的宝物被南蛮子憋走了,由此才引起一场大火。

  据说,铃铛阁48只风铃所以声音洪亮,而且能远传十余里,那是因为铃铛阁地下有四只金蟾镇守风水。几个南蛮子看出铃铛阁地下有宝,便每天夜里潜伏在铃铛阁外观察。一天夜里,夜风又起,正在风铃做声时,南蛮子看见铃铛阁四个角落各有一只金蟾现出地面,清澈做声的风铃,就是由金蟾传向四方的,也是南蛮子手疾眼快,他四个同时悄悄摸到金蟾旁边,突然每人将一块重石压在金蟾身上,铃铛阁的铃声立即就哑了。

  第二天早晨,南蛮子来到铃铛阁,搬开重石,每块重石下面压着一只金蟾。南蛮子将四只金蟾取走,没想到没过几天,一场大火就将铃铛阁烧没了。

  金蟾属于蛙科动物,栖水而生,金蟾被南蛮子憋走了,铃铛阁地下水位下降,再赶上天气干燥,这才起火。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听附近几个开药铺店的老人提起过,憋宝人确实存在,但自从建国后,就少在城市里行走,多游历于名山大川之中,或是流连于郊岭荒原之外,行踪飘忽不定,行事神秘诡异,而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那些“天灵地宝”。

  什么是天灵地宝,这些老人也讲不太真着,他们只是知道,一块能卖到200多万的狗宝,在憋宝人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那个年代的200多万,能在寸土寸金的和平区买套独栋别墅还能带个几十平方的小院,能入憋宝人法眼的,通常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我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桌面上的旧书很长一段时间里,脑子里都在回想老汉在进门时的一些举动。

  他不像是来这里买东西的。

  我把手搭在旧书的封面上,几根手指头都有些痒,但又怕这老汉给我来个回马枪,我不愿意得罪他,能跟一个憋宝人交好,对我这个苦苦经营的小店来说,将会是天大的喜事。

  等了一个多钟头的功夫,外面渐渐下起了小雨,我几次推门往街上观瞧,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