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辽东(第一更,求支持)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偏安南方,也未尝不可。

  但是现在,他们不但赶走了满清,而且还收复了辽东,曾经看似不可一世的满清,现在更是如丧家之犬似的,在草原上流浪着。

  “大王,在去山海关之前,臣已经命人集中俘虏,于沈阳城外垦荒,预计到10月,雪下来的时候,至少可以在沈周围边垦荒200万亩……”

  顺着大王的话,方以智为自己“邀起功”来。

  “现在已经开垦出来的二十万余亩,都已经种上了从江北发来的玉米种,在来之前,臣向衙内官员嘱咐过,既垦即种,至少在六月中旬之前开垦的荒地都要种上玉米,到时候,至少可种五十万亩左右,秋收时至少可得玉米七八十万石……”

  用俘虏拓荒种田是江北一直以来的“传统”,在沈阳虽说只俘虏了万余“清兵”,但是方以智还是把他们编成队,在军队的看管下于沈阳周围拓荒种田。

  “七八十万石……种的太晚了一些,估计可能会减产,不过不要紧,只是试验,七月之后就可以种土豆了,我们在东北多种一些石粮食,就少解运一石粮食,就能多解一桶火药……”

  忽然,朱明忠停了下来,转身问道。

  “王官沟铁厂现在怎么样了,当地的铁矿是不是已经出矿了?”

  王官沟位于后世的本溪,在永乐年间,数十名明军的工匠风尘仆仆到了那里,他们寻着先人挖煤开矿的足迹,先找到藏有铁矿的地方,再找到产煤的地方,后来到了牛心台的王官沟,百户长杨哈喇看这地方平坦,遂将此选为炒铁的地址,也就是所谓的“王官沟炒铁所”。

  铁,是那个年代的稀有物资,稀有就是利益,稀有就是商机。拥有生铁和焦的本溪,蕴含了无限的希望,吸引了很多商家的眼球。商家也跟着来此落户。在发展中,形成了专业的商户,有专门经营粮食的,有专门经营杂货的,有专门经营旅店业的,有专门炼焦的,有专门炼铁的。最后火连寨终于发展成了辽东地区的一个大商镇。

  不过这一切,最终随着“女真马队呼啸着来抢铁”而结束,王官沟炒铁所后来成为清虏的奴营,至于火连寨也因为商户被杀而荒废,不过在出兵东北之前,朱明忠就已经选择了王官沟作为军火中心,毕竟后世本溪凭着其独有的“低磷铁”为依托,是中国最重要的特钢基地,而“低磷铁”正是铸造优质火炮、铳管最好选择,即便是现在用的朝鲜铁,也无法同本溪铁相提并论。

  之所以会这问道这件事的,是因为现在忠义军那怕就是一发子弹,都需要从江北经海路运来,这显然并不符合战争的需要。王官沟铁厂什么时候投产,直接关系到忠义军的战斗力以及将来的计划,朱明忠又怎么可能不关心。

  “回大王,王官沟一直有清虏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