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说客 (求月票,求支持)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不可能派援军来了。

  说实话连刘清泰自己都在犹着,这样继续守在开封到底有什么用?即便是他身为河南总督,也清楚的意识到,现在开封已经是座孤城,即便是守住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开封之所以能坚持现在,也全都要感谢老天爷连降了几天的雨,这雨不大不小,却恰到好处的让忠义军无法发挥其优势。从宿迁之战后,忠义军便开始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从六钱火铳,到现在的九钱火铳,野战炮、臼炮、迫击炮等等各种火器充分提高了忠义军的战斗力,但是对火器的依赖,同样也使得军队对天气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尽管学习在雨水中装填弹药、击发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但是为了确保战斗力,在下雨天,忠义军会选择防御,而不是进攻。

  对此,刘清泰已经从斥侯捕获的俘虏那里得知了,暗叫着侥幸的同时,他也知道这雨总会有放晴的一天,一但天气放晴,进攻很快就会开始。到时候,这开封年久失修的城墙,能不能挡得住明军的炮击,都是个问题。

  身为旗人的刘清泰很清楚,全国各地的城墙打从大清国入关起,就没有修葺过,即便是京城同样也是如此,对于来自关外的大清来说,入中国只是侥幸之事,对中国也是极尽压榨,压根就没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自然也就谈不上修葺家里了,甚至从上到下早就寻思好了,一但汉人反攻,就返回关外老家。如此心态之下,这地方上自然不会再修葺城墙,别说是开封城墙,就是京师的城墙上同样也是长满了野草。

  城墙的年久失修,使得刘清泰对守住开封根本就没有多少底气,而且城外忠义军的活动也许刘清泰意识到了危机。尽管雨水阻挡了忠义军的进攻,但是并没有阻挡他们调兵遣将——数艘江船运来了十数尊巨炮,现在那些巨炮耸立于黄河大堤上,指着开封城。

  一但天晴,没准几十炮便能轰开开封城墙。

  其实刘清泰并不知道,兵临城下的忠义军之所以在等待,就是在等待这十二门40斤炮,这种重炮并不是野战炮,而是海防炮,也是位于郁州岛铸炮厂用朝鲜的优质低磷低硫铁矿砂铸造的第一批重型火炮,至今不过只铸成区区四十余门,而这十二门炮,原本是准备运往南方,用于加强南天门以及平南城两地的海防,现在因为对开封的进攻,才临时抽调过来。

  当然,这也是兵务衙门想要籍此尝试如何使用火炮攻破城墙,而不仅仅只是依赖放崩法,毕竟放崩法有着很多自然条件的限制。

  连日来的雨水虽然阻挡了忠义军攻城的脚步,但并没有影响忠义军的战备、十二处炮台对准了开封城墙,只要天晴,随着一声令下,这十二门重炮就会不断轰击城墙,直至将其轰塌。

  而此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