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天津三_明末之天降神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着几天的召见,卢象升刘宇亮张之极杜勋把自己见到听到的几乎全给皇上说了,只是崇祯同样的问题反复问,这也是疑心病重,被百官欺蒙的后遗症,一个小关节需要多次解释,直到崇祯真明白了才罢休,不过对于做臣子的来说,是皇帝恩宠的信号,所以没有人会觉得心烦,反而每个人喜气洋洋,皇帝新兴致勃勃,连带着整个后宫也喜气洋洋,几个皇子也时时找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进来探头探脑,亏了崇祯这几天容光焕发,否则按照平时的道貌岸然,几个皇子肯定讨不了好。

  杨嗣昌高起潜的奏折隔天就来,先遣团在天津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几乎全汇报上来,流民被收拢是好事,百官为了博清名要求朝廷救济灾民的奏折有一摞,如今神兵既然需要他们那就让他们去吧,也好减轻一点心病,几天来这些神兵只是在搞土木工程,并未威胁天津,这才是最好的消息,只要不进攻城池,那他崇祯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上刘宇亮他们就会前往天津商谈,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应该能达成协议,至于关宁军主力是否回防,崇祯还有些犹豫,防人之心不可无,先让他们在那守一阵子,等首辅和他们谈妥了再撤也不迟,张之极几次要求派些京营将士前去,都被崇祯推脱了,他是明白这位国公的小心思的,几千京营虽然不多,可必然是京营中的精锐,加上他宝贝儿子张世泽一定是看上了神兵的新军,他如果把京营精锐调去天津,那京城可就真的没有能战之兵了,万一风起云涌,总不至于让他这个皇帝跑去天津吧,说实话这几天君臣对答,崇祯自己都想去天津看看,各种与大明士绅不同之处已经勾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只是碍于面子,没提出来而已。

  后宫也在议论纷纷,不过不敢过于明显,每个人对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现象都有天生的好奇,传说年年有,但今年的大不同,都有证据,那些平生未见的水果,化妆品,物件每一样都透出神奇,要想堵住所有人的嘴,那是不可能的,连好多太监自从换上了杜勋卖给他们的尿不湿,都有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心向往之的举动,大凡只要讲到天津,卢象升等,都会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当然这些太监都是在给自己主子四处打听,有后宫的嫔妃,也有各位皇子,其中太子朱慈烺今年已经十一岁,内忧外患使得他比同龄人早熟一点,今年父皇赏赐的新奇东西,同样引起了他的兴趣,又听到两次大捷神兵的一星半点传说,立即勾起了孩子天生的追根问底,从父皇那问不出什么,他就找去过前线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吴伟业问,吴伟业也很左右为难,自从他宣旨封赏回来,整个翰林院就把他当成了怪人,不能怪这些同僚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