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敦彦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文案虎头蛇尾是一定的,随着事态的发展蒋志清、戴季陶等人归国的ri期恐怕不会太久,方子达把收尾的工作交给杨度、杨永泰等人处理,把目光转向了国内。

  欧洲战争,使得欧洲各国损失惨重的同时,美国、中国甚至ri本都在其中受到了不少好处。当然这三国获利最大的是美国,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加上和英法又是天然盟友,它趁着战争得到巨利是理所当然的,和ri本相比中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因为ri本本土缺乏资源加上又经历过伪钞事件的打击使得国内经济萧条,实际上紧追其后的反而是中国,在正式宣战之前,中国财政已在欧洲大战的影响下得到了急速好转,虽由于后来的中ri局部战争爆发,使得财政在一段时间内有些恶化,但由于战争规模毕竟不是太大,双方交战时间也短,停战后不久,紧巴巴的财政随之也很快宽裕了起来。

  这几年,方子达播下的种子终于开始生根发牙了,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中国工商业蓬勃发展。各地的工厂、商行越建越多,几大城的项目也在财政部主导下陆续上马,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熟练工人等等也使得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们有了另一条生活出路。

  就像后世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一般,百万打工者下广东,从而拉开了国家迅速发展的序幕。

  而现在,虽没那种令人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出现。但因为各地的发展,使得土地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冲点。有人曾经说过。中国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国,方子达非常清楚要想稳定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但限于目前形势,他无法使用激进的手段,而使用发展工商业,诱导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是最好的办法。

  何况。现在整个民国是全面开放,根本不存在什么经济特区,搞搞试点什么的,遍地开花的企业在市场支持下令整个中国的发展渐渐走上良xing循环方向,而这些工商企业所消耗的人力从总体来说其实不亚于那个时候。根据内部统计,仅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就这两年中就增加了大小工厂877家。民间作坊3419个,雇工15万人左右,如果再加雇工的家属和临时用工者等,总人数达到了近百万人,这不仅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放到七十年后也是巨大的成绩。

  除去中国最富饶。发展最快的江浙地区,两广等地也不甘落后,而直隶地区由于地域限制,发展虽及不上江浙,可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惊喜的。而且受这些地区影响。一些偏远省份渐渐也改变了保守观念,开始了喜人的变化。

  可是。随着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是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