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4章 囚徒困境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会招供。”

  “不可能!绝无可能!”卫景瑗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下官曾任过河南府推官,又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也曾办过不少案子,从未见过单独关押就主动招供的人犯。”

  刘慧明不理他,把目光看向姜瓖,问道,“姜总兵,倘若你是其中一个人,你会怎么选择?”

  姜瓖沉默了一会儿,肯定地道,“我也不会招供!”

  刘慧明突然厉声道,“好个蟊贼,他都招了,已经出去了,你还不招,罪加一等,就在牢里待十年吧!”

  姜瓖吓了一跳,茫然不知所措。

  卫景瑗突然大笑起来,朝刘慧明拱手道,“高,实在是高!”

  姜瓖还是不明白,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真的很像一只蠢萌的黑熊。

  刘慧明在表上写上张三和李四的名字,解释道,“假如你是张三,如果李四招了,你也招了,那么你们一起被判刑五年,如果你不招的话,他就会视为有功,立即出狱,你回被判十年。总结起来,如果李四招了,你最好的选择也是招供。如果李四没招供,你也没招招供,你就会被判两年,若你招了,你就会立马出狱。李四不招供的情况下,你最好的选择也是招供。所以,不论李四招不招,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招供。”

  刘慧明很快就把表填满,姜瓖总算搞懂了,指着右下角的位置,道,“这两人互相算计,最后都坐了牢,真是蠢不可见!”

  卫景瑗捋着湿漉漉的胡须,慢条斯理道,“人都会趋利避害,竟被大人所乘!”

  刘慧明在表格上写上四个大字,道,“这就叫囚徒困境,这个例子说明个人的最优选择并不一定是集体的最优选择!”

  姜瓖有些听不懂了,卫景瑗却越听越有兴趣。

  刘慧明又举了一个修桥铺路的例子,道,“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赚了钱,其实是吃了亏的。”

  姜瓖听不懂,卫景瑗却是一点就通,刘慧明的理论和他自小学的儒家学说大相径庭,类似于法家的思想,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连续举了几个例子,姜瓖总算明白了,问道,“可有法子破解?”

  刘慧明要吐道,“这是人性的弱点,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就算知道最终的结果,也是没有办法破解的。”

  卫景瑗也道,“是啊,此乃阳谋,无法破解。”

  姜瓖看了一眼刘慧明,见他正拿着勺子在锅里不紧不慢地搅动着骨头汤,对他们的谈话浑不在意。他的脸上顿时充满了深深的惧意,心道这个督师真是深不可测啊,以后可得小心应付!

  卫景瑗不解地问道,“这和吃大户有什么关系呢?”

  刘慧明放下木勺,用毛巾把表格擦掉,又重新画了一个表格,分别写纳税和抗税几个字眼。

  “为了方便理解,我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国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