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7章 混乱的朝政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从容不迫地道,“陛下,臣向陛下举荐一人一物,有此人此物,可让大明起死回生。”

  众大臣窃窃私语起来,不知这杨若桥要举荐谁。

  只听崇祯道,“细细说来。”

  杨若桥从容道,“陛下,此人乃是西洋人汤若望,此物乃是火器,亦为汤若望所制。”

  崇祯装作一副惊恐的样子问道,随后又装出一副沉思的表情,故意咨询道,“啊,你说的是弗朗机人汤若望!”

  正在这时,刚刚偃旗息鼓的刘宗周大声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呀!”

  崇祯脸色一沉,淡淡地道,“有何不可,刘卿细细说来。”

  刘宗周道,“陛下,唐宋以前,从没听说过火器照样可打胜仗,而自从有了火器以来,士卒大都依赖火器,一旦火器不能击败敌人,就不知该如何杀敌,动辄一溃千里。大明萨尔浒之败,就是因为过于以来火器造成的。”

  虽然不喜欢这老夫子,但崇祯不得不服刘宗周对火器的看法,“刘卿说的有理啊。但是,火器始终还是要比弓箭大刀强啊。”

  杨若桥马上接口道,“老臣附议!戚家军大量使用火器就可以屡打胜仗,可见萨尔浒之败,主要原因是人,不是火器,只要勤加训练,使用得法,用火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刘宗周怒不可遏,大声道,“陛下,汤若望乃是一西洋人,他有何德何能,能做大明的官,现在已经在首善书院为力局了,倘若再委以重任则非春秋尊中国之义也!臣请陛下令汤若望限期返国,不能再让他招摇撞骗了。”

  崇祯气得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杨若桥大声道,“刘御史此言差矣,刘御史虽然学问高深,然不通实务!”

  刘宗周怒道,“老夫如何不通实务了了?”

  杨若桥嘿嘿一笑,“下官请问刘大人,商君、张仪、范雎、李斯是秦人吗?”

  刘宗周从容道,“非秦人,但仍是华夏族类。”

  杨若桥又问,“那阿史那思摩、仆固怀恩、阿倍仲麻吕、黑齿常之是唐人吗?”

  刘宗周无言以对,只得大声道,“你这是诡辩,是谬论!”

  崇祯心里暗爽,杨若桥已经占据了上风,自己该盖棺定论了,“汤若望远道而来,无故遣返,大明哪有此礼啊,你退下吧!”

  群臣早已心知肚明,纷纷赞成杨若桥的意见,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

  君臣谈笑风生之时,刘宗周又站出来煞风景了,“陛下,臣请求陛下开释姜埰、熊开元。厂卫不可轻信,这是陛下在动用私行!”

  原来,由于清军入关,崇祯不得不再下罪己诏以安人心。

  这不是崇祯第一次自己打脸了,他早已习惯了,首先自然是做了一番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随后就严厉批评了言官借风闻奏事的权力诋毁大臣、党同伐异的行为。

  不过,崇祯刚发完脾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