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节 教导_民国投机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地引发的关于剥削的讨论他们算打了个平手。

  俩人关于革命的策略的观点却是一致的,都认为国共合作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但在对外关系上却产生分歧,分歧的主要点就在主要敌对国家。蒋先云认为是英国,庄继华则毫不犹豫的选择曰本。

  庄继华认为英国在欧战后实力已经削弱,已经无力大规模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但曰本不一样,曰本在欧战中没有丝毫损失,国家实力不降反升,而且曰本自民治维新以来一直奉行对外扩张政策,而且它扩张的主要方向是中国。

  蒋先云部分同意庄继华对曰本的观点,但他认为英国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革命首先会在发展到这一带,仅仅收回租界一条就会让英国人狗急跳墙。他举出商团事件的背后就是英国政斧。

  庄继华也同意收回租界会让英国政斧感到很痛,可关键是英国没有实力派出大批陆军干预。最多派几艘军舰来示威,派出陆军绝不可能。

  俩人争论多次,有时是在孙中山面前,有时是在俩人的房间里,时间就这样慢慢流过,孙中山也不再着急的催促各军北上,只是象征姓的发一通电报,里面不疼不痒的批评几句,这反而让各军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可是孙中山也不解释,已到韶关的朱培德几次来行营发牢搔,孙中山也只是简单的安慰几句,唯一了解的孙中山目的的却是蒋介石和廖仲恺,俩人接到孙中山秘密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做好一切武力镇压商团的准备。

  这天孙中山又在审阅俩人的笔记,谈论几句后突然问道:“你们认为该怎么解决商团事件。”

  庄继华和蒋先云同时反应过来,孙中山现在需要的是理由。在前期政斧已经和商团达成协议,现在又要武力解决,如果没有好的理由,那么政斧威望必然要受影响,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蒋先云首先说道:“学生建议在广州城外集结黄埔军校学生和工团军农团军,然后发动工人农民向政斧请愿,要求政斧解除商团武装。”

  庄继华想想却说:“学生以为等就行了。”

  等,孙中山和蒋先云有些纳闷,庄继华接着解释道:“商团人员都是由一些富家子弟组成,平时吓吓地痞流氓还可以,真上战场是不行的,用不着集结很多部队。至于….,你们知道吗,有钱人都有个坏毛病,就是爱惹事,这些人平时就趾高气扬的,现在吃了那么大的亏,早就想发泄发泄了。所以我们就等他们出来惹事,然后就该我们动手了。至于部队,学生建议不要从韶关调,只需悄悄的把黄埔学生和工团军武装起来就行,只要首战打掉它的指挥中心西关,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广州城,外地的商团武装可以传檄而定。”

  孙中山听明白后,很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