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豹子来了,牛上校也来了_大国战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没问题。”戴文明说,“具体操作等技术人员到吧,明天就该到了。走吧,上去飞一圈。”

  说着就钻进了后舱,李战则进入了前舱。飞豹只有前舱有飞行操纵系统,后舱坐的是武器操作员,没有办法在前舱失能的情况下操纵战机。这一点也成了军迷们诟病的原因。

  但是大家都承认的一点是,在当年通街都是歼-7、歼-8甚至歼-6的年代,一款完全自主研制的具有部分三代机功能的新式战机的出现,对部队、对国人的意义十分重大。

  当时空军看不上飞豹,千万别以为当时穷成那个样子的时代里空军就会降低指标要求,七十年代的时候空军就敢提出研制歼-9,其指标性能在今天看来都是先进的,可见空军那颗要做全球最强空军的心是多么的坚定不移。

  因此,当时飞豹项目面临着夭折的危险,关键时刻是缺乏远程空中对海打击力量的海军下了订单,开启了飞豹服役并且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顶起海军唯一空中远程打击能力的责任。

  早期的飞豹使用的是原装的斯贝发动机,后期生产的则使用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型号涡扇-9。这款发动机最大的特点就是省油,所以飞豹拥有与Su-27系列战机一样强悍的作战半径和最大航程。

  高达1700公里的作战半径对海军航空兵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在短期之内无法获得歼-11战机的情况下,飞豹是唯一的、最好的选择。

  飞豹使用的斯贝发动机比不上AL-31F,但是胜在省油、故障率低,用在一款主要用来对地对海打击的战机上面是合适的。当然,尽管那么多年的宣传里都说飞豹是歼击轰炸机,并且部队也经常用飞豹来进行空战训练,但是都改变不了飞豹空战能力弱鸡的事实。

  未来歼-16服役后,飞豹会被逐渐替代掉,而歼-16战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直接导致了飞豹C型被束之高阁,这方面李战在长飞厂有过一次辩论。

  起飞的时候李战就明显感觉到飞豹的推力和歼-15存在很大的差距,滑跑距离更长,机动性很弱。他规规矩矩地在本场上空飞了半个多小时熟悉了操纵,然后转向出海在渤海上空做了一系列的标准飞行动作。

  两个小时飞行下来找到了感觉,到了这个时候李战才稍稍有了一些信心。接下来还要携带侦察吊舱进行第二次飞行,以求做到得心应手。

  李战滑行回到停机棚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一个熟悉的倩影。等下了飞机看清楚了样子之后惊讶万分——那倩影竟是牛军。

  “师兄!”牛军一身沙漠迷彩作训服挂着总部臂章踩着迷彩胶鞋迈着大长腿过来,笑着向李战敬礼。

  李战连忙还礼,一边摘下飞行头盔一边诧异问,“你怎么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