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步履蹒跚的工业化_大明暴力奶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两京的军器监工匠,匠作局工匠,全部收到了浦东基地。

  这些人都是大明手工艺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机械厂,车辆厂的骨干大半都是此类出身。

  一次性的收入两万多名优秀的手艺人,李斌希望他们在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培训之后,能把现在轴承厂,动力设备厂,机械厂与车辆厂的产能提高一倍。

  为了充分发掘大明的能工巧匠,他全面废除了大明的户籍分类,以前的匠户,商户,妓户全部转为民籍。至于军户,那要等军改的时候再处理。

  四月初一的时候又推出了大明专利法案,这时候的英国早已经有了类似的法案,可以说,英国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这个专利方案功不可没。

  他不缺后世的技术资料,但他缺能用大明的方法,制造后世机械的办法,现在只能希望能有天才灵光一现,能够把他的技术体系推动一小步,都能算是胜利。

  李斌和程青兰两人正在琼州橡树堡视察。

  作为农业部优先级最高的工作小组,橡胶树研究小组已经在这里呆了三年,他们的任务就是对照李斌带来的橡胶树种植资料,精心呵护这两千亩橡胶园。

  “还是一点半大苗,想割胶还要三四年,想它们结出种子还要五六年,太要命了。”

  程青兰看他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只能安慰他:“我们在四川的杜仲改良工作也在开展,同时还在不断扩大杜仲的种植规模,再有个三五年,我们的橡胶短板就会有极大的改善了。”

  这也就是李斌现在的舰队实在跑不到亚马逊河口,不然他早把三叶橡胶树种满整个南洋了。

  整个工业体系现在被橡胶这块短板,把脖子掐得死死的,李斌简直抓狂。

  李斌回忆自己小时候对机械的认识,就是从交通工具开始的。

  最早就是拖拉机,然后就是东风141卡车,再以后就是国产桑塔纳。

  交通工具最容易让普罗大众认识到机械力量,因为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无时不刻的在人们面前跑来跑去。

  要想让大明插上工业的翅膀,一是拼命修路,二是制造足够数量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而用来做轮胎的橡胶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算了,你让他们好好伺候着这些宝贝吧,我要回浦东看看老王的挖掘机。”

  程青兰却说了一句让李斌意外的话:“来琼州了,不看看杂交水稻?”

  李斌可有可无的点点头:“那就去看看吧。”

  程青兰看他这副模样,惊奇道:“你不是最关心粮食问题的吗,怎么现在听到杂交水稻,一点都不高兴?”

  李斌斜着看了一眼:“你农业部当然只关心产量,但现在大明的问题是粮食不够吃吗?”

  程青兰最喜欢听他分析问题,马上来了兴趣:“怎么回事?说说看。”

  李斌伸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