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长安有个李青天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就食。

  其实河南也产不了那么多粮食,但河南存了许多粮食,有许多粮仓,修在黄河、运河边上。

  去年唐朝打了好几仗,虽说平定天下,但也折腾的够呛。好不容易灭了那些反王,抢回来的那些粮食,平抑物价,再打几仗,也光了。

  朝廷无法向百姓供粮,只能靠粮商们的粮食,但粮商还想要作死。

  口口声声说没有粮食了。

  结果李超来了个釜底抽薪之计,耍了一回流氓。打着搜查乱党之名,搞了个突然袭击,各家粮商的存粮全都落入了李超的手里。

  五十多万石啊。

  这还只是粮商们手里的粮食,还没去弄那些大族豪门家里囤积的粮食呢。

  不过李超见好就收,五十多万石,够撑过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了。再过几月,就是夏收。

  况且,这段时间,也还能从关东陆续往长安运粮呢。

  “五十多万石粮食?”

  东宫,李世民正在试穿着龙袍。

  还有三天就要登基,李世民越发忙碌起来。龙袍很华丽,是宫女们赶制出来的,但穿在身上并不是很舒服。

  听到李超三天就弄到了五十多万石粮食,李世民也是惊讶无比。

  “这些该死的家伙,口口声声说没粮,想坐看长安断粮,想看朕的笑话啊。”

  “早有预料的事情,这还只是查了那些粮商,要是我们把整个京畿查一遍,翻出一两百万石粮食都不稀奇。”

  事实上,普通百姓家里也许无隔夜之粮,但那些名门贵族,却有很多粮食。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大地主,地多,粮食自然也多。他们可不会和普通百姓一样,家里没隔夜之粮,他们会囤积不少的粮食,尤其是如今还是刚经历战乱之后,谁家里没点粮食?

  就李超自己家里,也存着上千石粮食呢。

  “殿下,我是这样打算的,这些粮食取来的时候,我都拿了账本的,有详细的数字,也都统统登记造册了。这粮,算是朝廷借的,等夏粮、秋粮下来后,再由朝廷给他们开具单子,让他们自己到河南去取粮,我们还可以计算点利息,多给他们一点。这,也算是他们对殿下,对我大唐的支持了。”

  李超的这个借,可是要伤很多粮商的心的。

  毕竟他们这个粮囤在那里,京畿缺粮自然就能卖的越贵。而李超却借走了,然后要到今年夏秋两季收获之时还粮,却还得让他们自己到洛阳去接收粮食。

  洛阳的粮食哪怕加了点价,能跟现在借走的粮食是一个价值吗?不说得拖上半年,资金积压,而且价格也变动,而且洛阳的粮食价格和长安的粮食也相差很大啊。

  李超哪怕给他们加点利息,这些人也得亏上一大笔。

  不过李超也只能这样,朝廷没粮,才会找他们借。而且李超也没钱付,朝廷的太仓国库其实空虚的很,五十万石粮食,哪来的钱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