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4章 PS游戏机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开始进入MP3市场,但为时已晚。

  索尼的一位创始人,盛田昭夫在1987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达过:“我们的产品不是挨家挨户问清楚需求再去研发的,我们开发产品不依赖市场调研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自负让索尼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时,显得非常不适应,大家都在做用户体验,这使得出现了更符合互联网特质的产品,像MP3、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而这些索尼都一一错过了,结果只能笨拙、被动的跟进。

  其实从索尼发展史也能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选择要大于努力,这和做人是一样的,方向不对,成功的上限就会大相径庭,人不能总是低头赶路,还要抬头看天,否则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也就是说,索尼真正衰败起始于互联网时代,但至少在9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产品依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段云可以借助索尼发展的巅峰期赚取一波红利,同时开始大规模在互联网到来之前提前进行布局,这样的话,还是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

  另外这次段云代理索尼公司的产品,拿到的首批产品清单总共有37项,其中囊括电子游戏机,随身听,摄像机,全频道录音机,电视机等等。

  不过在仔细分析这份清单之后,段云发现索尼前期供货给天音集团的产品基本上都是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投放到市场的电子产品,至于最新一代的索尼电子产品,根本就不在这份清单之内。

  由此可见,说你根本就没打算把最好的东西放到中国卖,其实不光是索尼,很多的日本企业同样如此,他们最先进最好的产品先投放日本国内市场经销,次一级的产品投放到欧美市场,而技术已经落后,并且在日本国内和欧美出现明显利润下滑的产品才会卖到中国市场,这已经成为了日本企业内部的一个共识。

  这明显是带有一种歧视性的经营策略,但实际上也能体现出当前全球电子市场的真实消费能力情况,一般来说使用新技术的产品刚投放市场销售的时候价格肯定会很高,只有在发达国家才能取得好的销量,而等到产品技术逐渐落后,就是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这些日本公司才会即将淘汰的产品卖给中国,完全就是把中国当成了一个落后产品的倾销地。

  不过他这份产品清单中,段云还是看到了让他眼前一亮的产品,这其中就包括他学生时代玩过的一款游戏机“PlayStation”,也就是国人熟知的PS游戏机。

  1991年6月的芝加哥电子展,索尼公布了由其开发,任天堂SFC主机的CD扩展机型“PlayStatio”。两个大厂的联姻,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

  不可否认,即便索尼彼时已是世界名企,但在游戏圈内不过一介路人,面对霸主任天堂,能有如此深入的合作,期间经历的屈辱与坎坷,自然无需多言。

  之所以这款产品能让段云眼前一亮,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国内消费者对于游戏机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量,从当初天音集团生产的学习机销量就可见一斑,另外一点就是PS游戏机是一款非常经典的产品,哪怕到了互联网的时代,索尼的很多主打产品纷纷陷入低谷,但PS游戏机销量去始终非常高,也逐渐成为了后时代索尼公司的一款主打产品。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