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散修盟的坊市_青蛇:从气运化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这样一来,还能刺激消费,让大家都到自家的产业楼里去看看。

  简直好处多多。

  想到就做,这一直以来都是方言的风格,瞧了瞧外面的天色,还是晌午过去没多久,属于青楼里没多少顾客的时间点。

  方言便对几位小弟道:“我出门一趟,去楼里交待一些事情,你们看好店,有生意上门就接,特别是炼丹的,通通都接下来,等我回来再炼。”

  那么多青楼,方言当然不可能每一间都去。

  去到最大的那间,找到管事的,交待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让他拿出个具体的章程,便自顾自的开始去查看学员们的练习情况。

  其实也就是例行公事而已,说到底自己也就是个小股东,谈不上什么权力,负责一些小事情还好,若真的是大事情,还要和张晓刚商议着来,毕竟这是人家打下的基业,再者说,这里的员工也不一定就会听自己的,权衡利弊之下,方言很清楚自身的定位。

  离去时,管事的跑来告知方言,或许可以将那些白日里在茶坊里头说书的还有讲相声和实习的演员学员们先抽调出来,选在夜晚的时间,去访市里巡演。

  这么做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夜里茶坊没啥生意,大家都去光顾青楼酒肆了。

  当中管事的说到的访市,其实也就是字面意思,是散修盟对基层修士所在区域的某种管理制度,这一点和前世古代时期的访市制度很像。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前世的春秋战国时期,坊市制度其实就已经逐渐形成,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说的就是访市的城区居民管理制度。而到唐朝时,便已呈现一派“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景象。唐朝坊市制,表面上看是对商业的集中和维护,实则是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将其拘泥于市这个封闭式的空间。

  如今,散修盟的访市,和唐朝时期的访市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心思想,是限制那些底层修士的发展。

  散修盟由于修炼资源的日益紧缺,那些生活在上层社会的贵族修士,为了防止底层修士进阶成社会的上层,与他们夺取修炼资源,便想出了这么个法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唐朝坊市制将坊和市严格划分开,高墙外,是气派的街道成荫的老树,高墙内,则是层台累榭错落有致的房屋。坊内制度严格,唯有王公贵族和朝中大官才有资格将门对着大街开。也有些特殊的坊如平康坊,它主营业秦楼楚馆,纵使在晚上,也会听到才子佳人浅吟低唱。

  因胡商聚集,故平康坊中也可见带有异域风情的胡姬。坊内夜禁制度不严格,故夜晚时分,平康坊内红烛高照,充斥着欢声笑语。崇仁坊是住宿中心,此坊四通八达,西面是皇城,东南方向是东市,南面则是平康坊,自古便是赶考才子落脚之处。

  不同的是,前世长安城内虽繁华昌荣,其制度却非常严格。

  《唐会要》中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

  中午时分,两市击鼓三百下,店铺才能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必须关门,两市大门随城门坊门一同关闭。

  除此之外,那时候还有宵禁制度之类的,由于过于繁杂,会占用较大篇幅,就不再一一叙述。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