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五 良心债_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手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和临时刑场,只有老潘头,还负责那台土火化炉。说起那台土火化炉,由于价钱便宜,不少人都会选择那台炉子。在老潘头和特尸××,得了梅毒死了以后,那台土火化炉在陪伴了殡仪馆二十多个春秋后,史馆长出于安全考虑,终于让它下岗了。

  一排崭新的彩钢房代替了老旧的平房,不锈钢的解剖台,还有能折叠、推行的尸床,要不是我们知道这里是馆里的解剖室,外人一定会以为走进了医学院的实验室。新运回来的几具涉案遗体都被整齐地摆在尸床上,老孙头、叶阿姨、还有孙老那具干尸和床底下的骸骨,史馆长和老王在老孙头的遗体边站了许久才默默地离开。

  史馆长和老孙头、老王、还有老潘头都是从建馆之初就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同事,关系自然不一般。

  虽然老潘头和老孙头两个人先后出事,史馆长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这些事,就是我们在背地里议论,史馆长发现也会狠狠地瞪我们几眼。时间长了,在秦姨和刘姐支言片语的讲述中,我们这些个小喽啰们也渐渐地知道了其中的一些玄机。就说老潘头吧,史馆长坚持说那是他在大街上捡来的流浪汉,是由于当初馆里招人困难,所以才会收容这个连户口、姓名都没有、只是自称自己姓潘的人在殡仪馆上班。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史馆长的父亲史大力,在当年可是个风云人物。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虽然很多知识份子都倒了霉,下放的下放,改造的改造,可老史却还是那么如鱼得水,八面玲珑,正如历史上那个模棱宰相苏味道一样,游刃于各色人之中,任凭各种运动来袭,还是稳稳地坐在科研所第一把交椅之上。

  这个老潘头并不姓潘,而是姓庞,是老史的同事,史馆长还要叫一声庞叔。老庞和老史的关系非常好,两家住的也是对门。时间长了,老史知道老庞的爹原是国民党一所大学的教授。在那个时候,如果让人知道了谁有这层关系,基本上也就活到了头,一顶里通外国,现行反革命的大帽子就会扣在谁的头上。老庞就求老史给自己保守这个秘密,老史也就应承着说,我们两个是什么关系,比一家人还亲啊,你还信不过我。

  在那个父子反目,夫妻在饭桌上都能划清界线的时代,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已经不再奇怪。一场运动来了,一个造反派的头子找到了老史,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老庞父子的国民党特务身份,听说你们走得很近,你是出来跟组织说明白,还是让我们把你和老庞父子按合谋论处,如果你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还可以为你保密……

  不久,老庞一家人都被押到大街上游行。炎炎烈日下,一家人站成一排,一个造反派的头子在台上声泪俱下的控诉着老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