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0、六年9月16日 晴 近者悦,远者来。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县所辖之境内。

  一路走来,丁相只看到满目焦黄禾苗,土地干裂结块,不少干瘦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寻着麦粒和蚂蚱蝗虫之类的东西,场面叫人心碎。

  而走进县城之后,这里已是呈现出一副破败之相,但幸好还有炊烟,虽然稀疏的很,倒也还没见到路边饿死的人。这一点稍微给了丁相一番欣慰。

  跟班打扮的宋北云手中晃着一个铜铃铛,一边走一边高喊:“收粮!换粮!粮换糠、粮换麸!”

  这种收粮模式在大宋比较常见,就是下级粮商的手段,他们从官库中购买粮食,但要是直接卖粮食通常赚不到几个钱,因为粮价是锁死的,轻易变动就是伸头一刀的事。

  但商人多聪明呢,他们自然要想尽办法在这本不多的油水中再攥出一团来,于是乎这种收粮换粮就成了最常见的民间买卖,这也是朝廷所允许范围内的经营活动。

  通常是一斤米面换三到四斤干麸糠,很多养牲口的人家会选择这样换来,要比自己直接去拉麸糠贵一些,但却省了运费,而商家因为流水较多,运输成本被压得很低,所以两头都算是占了赢面。

  听到他的吆喝,不少门户家都打开了门,但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在观望,并没有什么人前来换粮。

  直到路过县衙时,他突然被身后一个差役给叫住了:“换粮的,站住。”

  宋北云转过头,满脸堆笑道:“官爷,换粮啊?”

  那差役回头看了看宋北云,然后打量了一番身后的丁相才开口说道:“那老倌,你是大班吧?”

  一代相公被人称作老倌,丁相满脸不悦,但却还是点头应了一声:“是。”

  “随我来,我们太爷要见你。”

  丁相看了一眼宋北云,宋北云立刻让假扮的商队停了下来,自己则跟着丁相走入了县衙之中。

  等二人来到公堂之上,也没有个位置坐,两人硬站了有一刻钟左右,后堂才缓缓出来一个人。

  这人的官服是七品的打扮,他朝丁相拱了拱手:“这位大班有些面生,不知如何称呼?”

  “丁。”

  “丁大班。”那县令轻轻点头示意:“敢问可是换粮商队?之前的袁大班呢?”

  “他有事来不了,丁大班便亲自带人来了,这位县老爷有所不知,丁大班可是京城赵家商号的二掌柜。”

  头号掌柜是谁?自然是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赵相,而赵家商号……这名字一听那可就不得了。

  果不其然,这县令听到赵家商号时,眼眸都是一缩,连忙客气了起来:“原来是赵家商号的大班,有失远迎。两位远道而来,还未曾用膳吧?那我便尽尽地主之谊,邀请两位吃顿便饭吧。”

  说完,他便吩咐下头的差役去准备饭菜了,在等待的时候,这位县太爷说了一些有的没的话,多少是有点套话的意思。

  京城赵家商号,这名号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