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八章 两院院士?科生巅峰!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就不必继续讨论了。”

  “现在我们要决定的是,战鹰一行后续的测试以及制造计划。”

  这个讨论牵扯到瞄定已有战机、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问题,刘建昆肯定不能自己做决定,只能是提出方案让大家一起讨论。

  中途。

  赵奕成为了会场主角,但他开口的次数不多,他多数时间只是听听,只有需要说明战鹰一型情况时,他才会站起来说几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研究讨论,会议拿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主要牵扯到四个重要决定。

  第一就是,决定加大投入制造六台战鹰一型发动机。

  其中有三台独立样机,专供后续单人测试调整使用,有三台则是瞄定研发中的J-20战斗机,让发动机和研发机一起进行测试。

  第二就是人员支持,集团内部组建三个技术独立的测试团队,专门去对样机进行检测。

  另外,就是扩建战鹰组,成立单独的技术部门,战鹰组原来的成员,则分散到各个部门,有的担任部门负责人,有的则升为技术主管等等。

  总之,战鹰组原来的成员都获得了提升。

  赵奕依旧是战鹰组总设计师、总负责人,但他直接推掉了一大堆繁琐的工作,都直接说‘我就负责技术问题,有解决不了的可以找我,负责人就算了’。

  战鹰组扩建以后,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样机测试团队就有三个,还有三个样机会装配上J-20战斗机上,长期的上机测试也要关心,再加上详细划分的好几个部门……

  想想都有点头疼!

  赵奕果断推掉了工作,还给所有人推荐了袁海涛,但袁海涛的能力、资历都是个问题。

  当然了。

  赵奕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袁海涛本身就是专业发动机测试团队的领导,结果就直接提升为‘战鹰一型发动机测试总负责人’。

  这是个很高的职位了,几乎仅次于发动机总负责人,只不过负责的都是测试方面的繁琐工作,技术方面就插不上手了。

  等商议到最后的时候,刘建昆干脆站出来自领‘副职’,还有几个航空集团的领导、设计师,也领了战鹰组的‘副职’,他们会负责技术相关、部门工作协调等的事务处理工作。

  以上都是和战鹰一型发动机、战鹰-1战斗机有关的决定。

  最后一个决定则是,加大和燕华大学动力工程实验室的合作,增加赞助研发经费的同时,给动力工程实验室修建搭配的大型操作工厂。

  这个决定投入最低超过三千万,但是会议上却没有人反应,因为他们都知道,给动力工程实验室修建操作间,是增加和赵奕的合作关系。

  赵奕可不归属航空集团,他只是帮着航空集团做研发。

  航空集团希望能增加和赵奕的合作关系,就肯定要有一定的投入,不管从哪方面做考虑,给燕华大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