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成都请降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话中途,法判官韩正派人来报告说,他在清点王宗侃家人的时候,发现少了王宗弼妻陈氏,多方走访调查后才知道,原来史朝先跟陈氏早有了一腿,王宗侃戴着绿帽子被杀后,官军缉拿犯官家属,史朝先见陈氏楚楚可怜,不忍心她被押到长安处死,就借故带走了她。

  奈何官军搜捕的厉害,史朝先怕藏不住人,最后干脆就收了人妻陈氏,对外谎报说是他的小妾,韩正去抓人的时候,史朝先怎么也不肯把陈氏交出人,所以特此请示怎么办。

  听小吏把事情说完,刘崇望便问史朝先,史朝先本想隐瞒,但见刘崇望面有厉色,心中颇为惧怕,好在事先编好了说辞,于是淡定回话道:“回相公的话,是这么回事,陈氏本是守寡良人,去年被逆臣王建强嫁给了假子王宗侃,罪将见她身世凄惨,便将她关押在别院,想着等朝廷赦免她的罪过后寻个好人家打发了,可是韩法官要得急,罪将来不及辩解说明。”

  说是找个好人家打发了,当然是打发到自己家里了,刘崇望正人君子,哪里能想到这些,当下点头道:“是个苦命人,如此处置甚妥,去告诉韩正,不要再抓了。”

  史朝先心中狂喜,跟捡了个宝贝似的,但刘崇望对他的观感并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要好生保举史朝先,暗地里却上了一道密折说:“臣观史朝先非善,窃以为陛下早早图之。”

  梓州大捷的奏表传回长安,举国欢腾,司天台的官人都横着走了,把被皇帝批了放屁丢的面子全部找了回来,还上书抗辩指责李晔不敬天,弄得李晔极为尴尬,但事情还是要做的,看完刘崇望发回来的明暗六十多封奏章后,李晔在延英殿召集内阁议事。

  内阁是明朝的产物,唐代每有军国大事,基本上都是皇帝和宰相等少数重臣躲在延英殿里进行秘密决策,商议的决策也不会拿到朝会上讨论,下面的人只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因为参

  与这个秘密决策的人还有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等非当权者,所以称作入阁奏对。

  经过长达一个时辰的商讨,廷议决定:“进杨晟检校刑部侍郎、左神策行营兵马使,限期来年二月十五日前抵京,进王宗本西川节度副使,史朝先、郑伯谦、韩丰、王兆宪等一干降将皆有封赏,以给事中崔安潜为宣慰大使,即日带队出发慰问前线将士,并负责沿途考察调研东川十二州军政民商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为朝廷研判治理东川政策提供参考。”

  至于诸道行营的封赏,那得等到王建授首。

  定初元年腊月二十六,逃回成都的王建在惊惧中病倒,戎马半生的他现在沧桑了很多,起兵时的意气风发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才四十二岁,但他头上却有很多白发,年关将近了,王建的病情也严重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