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48 韦爵爷回京】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天赋限制,真的很难当一个合格的君主。

  很多事情,还真的需要讲一点天赋。

  天启作为一个统治者,不算昏聩,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是性格太软弱。

  到了明朝后期,文官集团已经变成了国家的政治正确和无法驾驭的怪物。

  嘉靖敢拿板子狂打文官们的屁股,再扶持一个严嵩来统治他们。

  万历和文官撕逼撕怕了干脆不上朝不作为拖死你们这帮王八蛋。

  天启很尴尬,不敢不上朝,也没有嘉靖那个本事,只能用太监去替自己办事和制衡文官。

  后代骂他无非是因为他纵容阉党,还搞出了九千岁魏公公。

  但是如果不默许魏公公顶着九千岁的头衔去替自己办事,大明可能在他这一届就完蛋了。

  天启皇帝知道大明无可救药,能拖一天是一天,至少自己不糊涂,很务实。

  崇祯就天真得多,被文官耍的团团转,要死了才觉悟:“天下文官皆可杀!”

  可惜,太晚了。

  黑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人,韦宝觉得主要有两拨人,满清权贵和大明的文人集团。

  满清权贵要黑天启皇帝,这大家都可以理解,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就必须把前代贬得一文不值。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不黑崇祯,反倒黑起天启。

  原因很简单,当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满清这群伪君子可是高举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一路南下,打击李自成、张献忠等,这个时候要是黑崇祯,岂不是自己打脸?。

  文人集团为什么要黑天启。

  明朝有个很厉害的监督机构叫都察院,都察院的御史们平时没事就是写奏本弹劾别人,有时候连皇帝也骂,然后除了御史还有给事中,二者互为互补。

  就是这样一套言官制度,很大程度掌控了当时的舆论走向,哪个御史或者给事中要是因诤谏被杀,还能在文人集团中落个好名声,流芳百世,所以他们有一部分逢事就骂,炒作自己高风亮节。

  这一部分人在明朝后期很有市场,形成了只要不爽就开骂的态势。

  张居正“夺情”,万历想立三子常洵,都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变成了污蔑,说张居正巨贪,结果抄家的时候没抄出多少,还把人给抄死几个。

  魏忠贤出身出现两种说法,一种说他屡试不中,最后换种活法进宫当太监,还有一种说他市井无赖,卖妻卖女,这种显然比较惨。

  魏忠贤的具体出身,韦宝也挺感兴趣的,还曾经让天地会统计署的人帮着查证过,可惜无从考究,但是魏忠贤出身贫苦是可以肯定的。

  据统计署大佬林文彪分析,赌博输钱,躲债入宫的可能性最大。

  不过就韦宝个人角度看,韦宝更倾向于前者。毕竟魏忠贤是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太监,要说一点文化没有,有点牵强。

  何况魏忠贤掌政那几年,政治虽然黑暗,但是社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