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三章 寸草不留_重来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德记开业那会儿,白客正忙着学业,所以都没过来参加庆典。

  眼下放暑假了,怎么也应该过来瞅两眼。

  白客来到康德记的时候,白宗和刘康正在查看账本。

  刘康一手翻着账本一手“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这大妹子的珠算水平那是相当的高啊。

  药房用算盘,这是白客的主意。

  虽然眼下各单位已经普及计算器了。

  可白客觉得这种以中药为主的药房一定要古色古香。

  白宗、刘康这边在忙着。

  袁慧和康刘也在一边忙着接待顾客。

  另有一个花白胡子的老爷子在给病人号脉。

  这老头儿姓权,是个退休的老中医。

  当初,康德记开业时。

  白宗和刘康都有些犯愁。

  因为中药房总得有个坐堂的老中医。

  可这种民营的药房,哪有老中医肯来啊。

  没想到开业没几天,就有人主动找上门了。

  白胡子老头儿握着刘康的手有些激动:“你是康家大丫头吗?”

  “不,不,我妈是。”

  “一样,都一样啊。”

  原来,这老爷子是康德记的老臣。

  是刘康的曾祖带出来的徒弟。

  解放初期,康家被灭门之后。

  权老爷子被医疗合作社招安,成了主治医师。

  三年前退休时,老爷子每个月的工资已经有80多块钱了。

  听到康家的后人又出来了,老爷子就不请自到了。

  白客裹挟在顾客里转了一会儿,白宗和刘康才发现他,连忙抬头打招呼。

  白客凑过来。

  “这段时间怎么样?”

  白宗叹口气:“真有点手忙脚乱啊。”

  白宗虽然倒腾了七八年的中药材。

  但都属于批发的性质。

  什么赚钱倒腾什么。

  所以,虽然掌握了一点中药的知识。

  可开药铺才发现,差的太远了。

  作为中药铺,常用的药都有两三百种。

  更别提急难杂症会用到的一些稀有药材。

  刘康在一旁笑眯眯地安慰:“没事儿,咱们便学便干。”

  刘康长得不算漂亮。

  鼻梁不高,眼睛不大,皮肤也有点发黄。

  还是大骨架,像农村姑娘一样,看起来有些结实。

  也就个头儿还行,有一米六六的样子。

  人看起来也泼辣能干,应该是个不错的合伙人。

  刘康的弟弟康刘看起来也不是个多事儿的人。

  有一米七零的个头儿,略有些瘦弱。

  沉默寡言,还有几分腼腆羞涩。

  “对了,过几天我还想回老家一趟。一来给安果那边上货,二来也给咱们自己上点好东西。”

  西南地区有很多其它地方难以取代的好药材。

  比如天麻、川芎、川贝、川黄连。

  这跟宁枸杞、藏红花是一个道理。

  只有特定地域才能出产独特的药材。

  “要不我陪你一块儿去吧。”

  白客突然也想回一趟南方老家了。

  第一次回老家,白客就是跟老爸、大哥一块儿回的。

  这七八年了,白宗回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