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_王妃他富可敌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溢州的官员们可以说是异常配合。

  厉王殿下指东,他们就绝不敢往西。

  也正是因为溢州官员们的这番态度,倒是让京城的一行人,觉得便利了不少。

  秦戮这边的工作进展顺利,远在京城的顾砚书也为了修路的事儿忙得有些脚不沾地。

  在朝廷为修建水泥路招商的广告刊登出去之后,顾砚书才发现他这次又算漏了一件事。

  那便是古人对皇家追捧以及狂热。

  从周家当初壮士割腕,为了摇摇欲坠的韵瓷斋,宁愿卖掉顺风顺水的绸缎生意便不难看出,天齐的商贾对于“皇商”二字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修路之事也同样如此。

  参加修路的商贾虽然不能算是皇商,但这好歹也是皇家的工程,说出去也是一件顶有面子的事儿。

  所以在广告刊登后的第二天,便有不少商人找到了报社,咨询修路之事。

  最后根据报社的统计,咨询之后,有意向参与修路的人,远远超出了顾砚书以及户部的预期。

  按照顾砚书现在的板块划分,天齐的土地都不够这些商人们分。

  户部只能就这个问题,专门开了一个小会。

  顾砚书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在接到温清衍的邀请后,还是去了户部一趟。

  毕竟做事情,还是要善始善终的好。

  顾砚书到的时候,户部的小会已经开了有一会儿了。

  户部的官员们,已经相出了第一个办法。

  那便是再将天齐的版图细分,让每个有意向的商人都能够参与进来。

  这样每个人出的钱少了,风险也会低很多。

  谁料顾砚书刚一进门,便直接否定了这个方案:

  “不行。”

  “为什么不行?”

  当即便有不长记性的人提出了质疑。

  毫不意外,这个人再一次得到了顾砚书一个“你是不是蠢”的目光:

  “你见过一个县有两个县令的情况吗?”

  那人早就已经习惯了顾砚书这样的目光,倒也不介意,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

  “自然没有,那不是乱套了吗?”

  “那你说为什么不行?”

  顾砚书瞥了那人一眼,反问着。

  不得不说,顾砚书所举的这个例子,可谓是通俗易懂。

  一个县不可能有两个县令,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人的思想不同,两个人总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到了这个时候,底下的人到底该依从谁的命令便成了一个问题。

  现在顾砚书所划分出来的版块大小,是在仔细思考,反复斟酌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若是再向下细分,商人用来修建水泥路的资金回笼周期长不说,也不便于管理。

  严重一些,甚至会出现同一座城池的管理范围内,有两座收费站的情况。

  户部的官员们显然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一点。

  但除了将板块再细分之外,这些人一时间竟然也想不出来第二个解决方法了。

  最后还是温清衍开口询问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