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土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但他们也是十几二十年前迁入玉门关,对于数十个国度林立的西域,二十年的时间恐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甚至贾诩等人还在猜测,北匈奴是否又趁机重返了西域,此行会不会还要跟这些大汉朝的“老朋友”打交道。

  前路未知,前途未卜,这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将要重走丝绸之路,为大汉开疆扩土,而这也是李澈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将手伸到了大汉以外。

  三兴大汉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中国会更强,但李澈相信,如果能在这个时代握住西域,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英杰必将会扩大这一对外优势,这是真正的在奠定万世之基。

  从侍从托举的托盘上取下一杯酒,李澈郑重举杯行礼道:“此去西域,山高路远,异国他乡,谨以此酒预祝诸君大胜而归!”

  不少人鼻头微微一酸,吕布也忍不住看向吕玲绮,眼眶微红,贾诩强提精神,领着众人回礼道:“必不负天子之望、魏王之望、将军之望!”

  饮毕,再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终于,队伍中数人忍不住潸然泪下,吕布眼角湿润,情绪险些失控,贾诩的铁石心性也不免生出几分酸楚,举杯回礼的速度都慢了半拍。

  饮毕,三举杯:“博望、定远,虚位以待,候诸君凯旋,届时自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众人尽皆泪下,掩面而泣,贾诩纵声高歌: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汉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汉远?曾不崇朝。”

  《诗·卫风·河广》,被贾诩稍作修改,倒是正好切合此时,几名情绪失控的随行者已是趴在地上,双手捧起黄土,细细轻嗅。

  这是大汉此时能够掌控的最西边了,过了此地,便非汉土。

  李澈眼睑微垂,蓦的大声道:“汉土何曾远过?三百年前,在冠军侯封狼居胥之前,此地是匈奴人的‘卧龙城’,亦非汉土!而在一百年前,玉门关以东尽是汉土!依吾所见,凡我大汉子民脚踏之地,何处不是汉土?

  君等所为之事,便是使百年之后的人们来到此地,泛起的再不会是思乡之情!届时即便再往西边,依然是大汉天子圣德庇佑之地!”

  吕布猛的拔剑指天,怒喝道:“誓将天子圣德播于异域!誓为我大汉重夺西域!”

  吕玲绮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幼时所见的那位顶天立地的父亲,她此时发自内心的感激李澈的决定,如果不是将要踏上异域,她可能一辈子都再难见到这样的父亲。

  取下腰间宝剑,略有不舍的吕玲绮咬了咬牙,大步向着吕布走了过去,双手递上,郑重道:“七星龙渊,绝世之剑,愿父亲能以此剑为大汉开疆扩土,光耀门楣!”

  吕布却是咧嘴一笑,并不接剑,摇头道:“纵是绝世之剑,未有磨合,也不如为父手中之剑来的顺手。更何况此去异域,若将中土宝剑遗落他乡,为父也无颜再回大汉。

  你既然想要建功立业,那就记住,你手中的剑绝不可以给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行!因为只有剑,是你可以永远相信的。”

  临别之际,吕布倒是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也是他毕生所尊奉的信条。吕玲绮并不认同,但也不做争辩,只是收回宝剑,轻声道:“女儿已经有了真正可以永远相信的人,请父亲放心。此去西域,父亲或许也可以试着去信任贾先生。”

  “呵!”吕布摇摇头,翻身上马,怒喝道:“若还是有种的男儿,就随吾往西,拜将封侯之功,千秋传唱之名,吾与诸君共取!”

  贾诩对李澈深深一礼,肃然道:“君侯,诩且去了,愿今生还能再见。临行唯有一语以赠,君侯功盖当世,尚需韬光养晦为好。成都,君侯还是不要去了。”

  言罢,贾诩也矫健的翻身上马,百余骑纵马向西,卷起滚滚烟尘,李澈与吕玲绮站在道左的小土包上,眺望天际,直到视野中再无踪影,唯余一声长叹。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