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谓贤名(下)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可稍稍减小文举守城的压力。另外,老夫也已让弟子将同样的旗子送向其余方向的城墙,这也是老夫唯一能做的事了。”

  ……

  “管渠帅,弟兄们已经集合好了,随时可以攻城!”

  满脸横肉、眼神凶厉的管亥重重点了点头,恶狠狠的道:“请各方渠帅准备,北海国是大国,剧县之中,粮草金银都少不了!杀进去,大家一起分个痛快!”

  传令兵正待转身离开,却瞥见远方城墙上慢慢挂起了一面面旗子,惊道:“渠帅,汉军有动静了!”

  管亥望向小卒手指的方向,眉头一蹙,大声道:“让上面的弟兄看看,汉军挂的什么旗子!”

  不多时就有人来报:“那旗子上只有一个大大的郑字,只是麻布所制,不比寻常旗子。有面旗子下面还站了一个发须花白的老头。”

  管亥一愣,问道:“什么意思?汉军新任命了一个姓郑的老头当官儿?”

  话音方落,便听见有人惊呼道:“大帅,麻布旗帜的郑字。是郑先生!东莱的郑康成先生!郑先生在城里!”

  不少人顿时神情大变,管亥也是面色突变,郑玄在东莱隐居二十年,教授弟子数以千计,据称业已过万,不管是士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知道东莱有一个郑康成,学问自成一派,收徒有教无类,堪比夫子再世。

  郑玄在青州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尤其是这些黄巾渠帅之中,还有不少人曾经是士人身份,对郑玄这种经学巨擘素来仰慕,黄巾军也素来敬重士人,在匪寇遍地的青州,郑玄的家乡高密县竟从未遭到抄掠。如今郑玄在剧县内,管亥已经可以预见到会发生什么了。

  “渠帅,不好了!梁渠帅带着他手下的弟兄离开了,说曾经受过郑先生大恩,不能恩将仇报。又与渠帅同属太平道,不能刀剑相向,索性便直接离开,和其他渠帅一起去攻打齐国临菑了!”

  听到这个消息,管亥几乎生生咬碎了自己的牙齿,临菑是齐国国都,同时也是青州州治,新任青州刺史焦和正在临菑。

  是以有不少贼寇选择了擒贼先擒王,试图攻破临菑,拿下焦和。而管亥却瞄准了富饶的北海,纠集了一些渠帅往剧县而来。他深知孔融志大才疏,攻破剧县并不算难事,却不料出现了意外情况,郑玄竟然在剧县内。本就有些摇摆不定的渠帅们恐怕会直接离开。

  “渠帅,张渠帅也带人离开了!”

  “渠帅,齐渠帅……”

  ……

  一条条消息,让管亥心中怒火翻涌,也不禁生起一股凉意,郑玄的声名,硬生生逼走了近半的渠帅,此前数量接近十万的贼寇,如今生生少掉了三分之一,留下的人心中也是多有动摇。原本十拿九稳的剧县攻城战,还未开战,贼寇们便已初露颓势。

  这就是汉朝的风气,不管贤良是不是吹出来的,人们吃这一套,相信这些名声远播的大人物,也敬仰他们。而对于郑玄这种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那更是膜拜如神祇。

  扫了眼心绪浮动的手下,管亥大声道:“难道你们也受过郑玄的恩惠?别忘了,你们的妻儿家人等着你们带东西回去!你们的孩子都在忍饥挨饿!只有打进剧县去!在剧县里找到粮食,他们才不会饿死!

  且不论那里面是不是真的郑玄,便是真的又如何?我等敬仰他的学问德行,故而从未攻打高密,可难道他去到哪,我等便要退避三舍?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杀进城去,黄天盛世就在眼前!若真的景仰他,那只要不伤到他便是,难道你们还制不住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

  摇摆不定的匪寇们,在一番利诱之下,眼中重新泛起了饿狼一般的光,管亥满意的点点头,大声道:“人少了也好,弟兄们可以分到更多的粮食,更多的财宝!杀进去,把那些官吏大户杀个干净!”

  ……

  城墙上的郑玄和孔融看着远方贼寇动静慢慢停下来,郑玄叹道:“看来只能如此了,用虚名相挟,老夫也不知是对是错。”

  孔融叹服道:“如先生一般,才是真正的盛名之下无虚士。枉融自认名满天下,在这些贼寇眼中,却不及先生万一。这并非虚名,而是真真正正经年累月积累的贤名啊。”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