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第 17 章_甭劝我,我只想种地[七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嗡声嗡气的,“比市面上贵一毛,但不要粮票。”

  宁嫣买了十斤大米,五十斤玉米面,五十斤红薯,还讨价还价了一番,将零头抹去。

  这些东西加上每个月的定量,能极大的缓解压力,应该够吃了。

  现在的玉米面是粗粮,吃的倒嗓子,但能填饱肚子。

  她验了货没问题,示意宁磊去搬东西,她却不挪步,“大叔,下个月你还来卖吗?如果卖,你直接送到我家里,大家都安全,还不用花这份钱,如何?”

  “这……”摊主迟疑了,主意很好,但他不放心。

  宁嫣指了指自己,“我们都是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大叔,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省就省吧,一角能买碗阳春面了。”

  “你要是不放心,就在我家附近交易,让我弟弟妹妹去,到时就说是我们的乡下乡亲戚,带点青菜鸡蛋啥的,我们也要的。”

  “我们有布票,油票,工业票,也可以换给你们嘛,互利互惠。”

  她口若灿莲,口才绝佳,亲切而又软萌,总算是说动了对方。

  宁二在一边呆呆的看着,这样也行?

  这样一来,他们就省了时间和心力,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粗粮饿肚子了。

  宁嫣带着摊主认了认家门,大大方方的跟邻居们介绍,这是宁家的农村远亲,过了明路。

  她和和气气,坦坦荡荡,赢得了摊主的信任,他自报家门姓陈,叫陈叔就行。

  这些是他们口粮里抠出来,换点钱修房子给儿女成家。

  陈叔临走前,宁嫣塞了他一把水果糖,让他拿回去哄孩子,他高兴的连连道谢。

  等人一走,宁嫣就看向弟妹们,“看明白了吗?嘴巴要会说,手里多备几颗糖果,不管跟谁打交道都大大方方的,平时多结善缘,谨言慎行。”

  杨柳不在家,她去交货,并且准备多拿点材料。

  听着她临行前的叮嘱,兄妹几个心里酸酸的,眼眶发红,“大姐。”

  宁嫣拿出一把钱,数了数,分成五份,“这是于晶晶还的钱,大家各拿十块,这是以备不时之需,压箱的救命钱,别告诉妈了。”

  大家呆呆的看着钱,心情激动万分,这一笔巨款让他们自己保管?

  说实话,连最大的宁磊手里一毛钱都没有,全由杨柳支配。

  “万一被妈发现呢?”

  宁嫣这是做万全的准备,分散风险,“就说是我给的。”

  “好。”宁家的大人孩子都听宁嫣的。

  宁嫣看着大家要哭不哭的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我到了农村会给你们报平安,地址和电话号码都记下来,小事写信,大事打电话,不要舍不得钱。”

  “好。”

  宁嫣最不放心的是杨柳,身体太差,“妈的性格软绵,心地太过善良,你们多盯着点,别跟于晶晶搅和在一起。”

  宁二冷哼一声,“于晶晶要是敢来,我就拿扫把轰走。”

  宁嫣微微点头,“对,就该这样,该硬时硬,该示弱时示弱,不要意气用事,苟住性命才是胜利。”

  “好。”

  宁嫣拿出纸笔,笑眯眯的道,“现在,一起给爸爸写封信吧。”

  宁家三兄妹的眼睛刷的亮了,激动万分,“大姐,你知道爸爸在哪里?”

  这是宁家所有人放不下的心事,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惦记着。

  宁嫣只是根据后世的传记推断的,不保真,“找人打听了一下,但不敢保证真假,先试试。”

  确定了具体位置,先联系上,再想别的。

  宁淼满眼的崇拜,“太好了,大姐,你又聪明又厉害,是神仙吧。”

  宁嫣一本正经的点头,“嗯,你们可以叫我神仙姐姐。”

  “噗哈哈。”大家都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心中燃起了希望。

  总有一天,全家会团圆的。

  而此时的机械厂,空旷的场地上站满了技术人员,都齐刷刷的看着中间的曾厂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空气紧绷,副厂长眉头紧皱,忧心忡忡,有些不理解,“厂长,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