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5章 又要分钱了_重启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人有钱就会飘,资本的积累必须有一个残酷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在慢慢学习怎样掌握和使用自己的财富,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

  队长勉强算得上是财富的创造者,可他是搭上了张卫东的顺风车,一切的规划都是别人做的,发展没走弯路,不觉得赚钱的艰辛,钱在他眼里是来的很容易的东西。

  你看村里的两个厂子。

  高峰的时候,每天都有二万多块的进账,多简单就来了。

  穷人乍富,他膨胀得不行,觉得自己的钱能把整个天下都买下来,走到哪里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幸好他知道轻重,盈利都收着没动,等张卫东回来把几笔预算一拿出来,他立即感觉到两人的差距,羞愧不已。

  张卫东的几个计划都是大手笔,全村盖房、教育基金、全村修路就这么几项支出简单一算,居然还紧紧巴巴。

  张卫东还有第二套发展计划,那就是修渠种水稻的计划,这个设想拿出来更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排灌站修渠种水稻听起来开支很大,其实主要是人力的投入,而人力在这个时代是不值钱的。

  工分在全国各地的价钱也不相同,北洼村是一毛五。

  而且工分也不用马上支付,基本是到年底一起结算。这样一来,需要投入的就是抽水机,变压器,水泥沙子红砖等建筑材料。

  真正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这些。

  至于设施,需要去公社咨询专业人士。

  队长听了计划就坐不住了,当天就跑去公社一说,薛领导激动地不行,让他先回村,明天他带人来村里去考察方案的可行性。

  他拍着队长的肩膀说:;良山呐,咱们公社这么生产队,最给我长脸的就是你了。

  队长被夸得红光满面。

  张卫东本来打算用两年的时间修水渠排灌站,第三年再开始种水稻。

  北洼村祖祖辈辈都是旱田,村里很多人就在村委会吃过大米,他们这里居然也能种水稻?

  所以这个计划一做出来,无论是村民还是公社,都爆发了最大的热情。

  第二天薛领导就带人来了,负责的人专业很扎实,确定当地的气候土壤都适合水稻生长,水源也很稳定。

  调研结束薛领导回来就要求开年后立刻动工,明年就种上水稻,至于不懂种水稻的技术,开玩笑,计划经济的时代,用官方渠道请专家不就行了。

  这个计划薛领导比任何人的积极性都高,他一定要北洼村明年种出水稻来,张卫东小朋友的意见自然被大家忽略了。

  两个厂子的财务支出并不需要其他人同意,这时候的北洼村还是生产队长的一言堂,他点头了,就可以了。

  确定了钱怎么花,他就和村委会的几个人一起商量花钱的问题,很快,村里就传出又要分钱的喜讯。

  这个消息一出,村里人不知道都从哪里钻出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