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甜芦粟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十一假期,给来是这里来的游客们采摘桔子用的。

  王一元端起酒杯,说道,老朱,怎了,你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没事,这几天晚上凉快,可能稍微有点着凉,不碍事的。老朱哂哂然说道。

  没事就好,现在已经是秋天,昼夜温差大,身体还是要当心的。王一元接着说道,我们两人既然都完成了任务,就让我们再碰一杯,一起庆祝一下。

  两人又一口闷。老朱砸吧了一下嘴唇,微笑着说,呵呵,我们爷俩,喝酒算是痛快的。很不错,小王,有机会多来我们这里,一定给你好酒喝的。

  老朱显得很客气,说是让王一元尝尝他们自己种的甜芦粟的味道。老朱说,按往年的节气,这个甜芦粟应该早就下市了的,今年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甜芦粟长得都还是水灵灵的。

  王一元拿起来一节,嘴唇沿着节巴的位置,用牙齿把外面一层坚硬的皮一一撕下来。撕去皮后,甜芦粟便成了天然的“活饮料”。咬一口,咀嚼几下,脆生生,甜津津的甜汁嚼得满嘴,沁人心脾,实在解渴。

  老朱说道,现在的天气,白天还是有些暑热的,这种甜芦粟,就是不要太应景的好东西了。

  王一元说道,这种甜芦粟,我们老家湖南也有的。小时候我们也是经常有得吃的。就是名字不一样,我们那边把它们叫作糖杆。

  他接着说道,这种糖杆,汁多味甜,肉质松脆,食用还方便,不仅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我们老家那里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小孩在夏令日食三节甜芦粟,就能不生或少生“热疖”。

  老朱放下酒杯,拿过来一个桔子,开始剥皮,一边听王一元往下说。

  王一元回忆着说,若是在暑假时期,走进我们老家的田间地头,便随处都可见那一丛丛看着似高粱,却比一般的高粱长得高许多的的糖杆,高举红红的穗缨,随风飘舞,这就说明糖杆已经成熟,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吃了。

  他还拿起来几节甜芦粟,说道,像这根,根部碧绿光亮,说明甜芦粟的水份较多,这根的节头凸起,芽头较多,就说明这根甜芦粟比较甜。如果要是甜芦粟中间长出红色的心,成为糖心甜芦粟,那就更是好吃的了。

  老朱一直默不作声的看着王一元,满脸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甚至于连桨也忘了蹬动,任由船在水里缓慢的打转。

  王一元拿起来酒杯,说道,老朱,你不要不相信,一直到二十多岁参加了工作,因为离家远了,我才正式算是告别了农村生活。在这之前,甚至是我读大学期间,都是要回家干农活的。可以这么说,农村的所有活计,我也都是一把好手的。

  两人又干了一杯。老朱说道,你说这话我相信。刚才我一听你能说出这个甜芦粟的那些个地地道道,我就相信了你的。看来,我们爷两个,都是一介农民出身,难怪都是这么投缘的。

  这个时候,朱盈盈她们三个自然也一直都没有闲着。胡雪和周晚秋跟在朱盈盈后面,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兴趣满满,觉得很新奇和快乐。她们两人,本来就都是在城市长大,所以对桔园的一切,都是感到非常的好奇。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